事就说爸,我妈呢爸爸明明喊的
文丨福林妈咪
长大了的孩子们,似乎都与妈妈格外亲近,什么事情也都是先找妈妈。回到家的第一句话是,“妈,我回来啦!”打给家里的电话也是,“我找我妈!”每次就算是很难得地和爸爸对话,几乎也是,“爸,我妈呢”“爸,你看见我妈没有”……
好像我们身边大多数的家庭相处状态都是这样的:孩子与爸爸的交流很少,甚至有些孩子根本就不和爸爸亲,而爸爸们似乎也已经习惯这样的相处,他们更不会主动的去与孩子们沟通和交流。
怎么爸爸与孩子们的相处就成了这样的状态,真的就是“丧偶式婚姻”,或者是“诈尸式育儿”造成的吗?
其实,会有这样的父子或是父女相处模式,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爸爸表达情感的方式很内敛
我们中国人的情感表达都是很委婉的,再加上爸爸作为男性,以男性惯有的思维方式,更是不知道如何去表达内心对孩子们的爱意,即便他很爱自己的孩子,也只是会默默的关爱着。
爸爸们的这种“爱的表达”,是很具有“中国传统”的,因为,在老人们看来,爸爸作为家里的男人,太频繁的表达情感会影响他们对外界事情的处理,只有他们保持理性的思维,默默地为孩子安排好生活,就足以证明对孩子们的爱。
-家庭相处模式是对立的
在家庭教育,我们一贯“遵循”的都是,妈妈在家里操劳一切,承担家里人的生活起居任务,爸爸则是负责在外奔波,养家糊口。这样的“工作安排”会让妈妈们与社会脱节,这也是很多宝妈都在抱怨的“不公平”。
然而,这还不是唯一的“不公平”,还有一项对立的不公平,那就是爸爸与孩子们相处的机会越来越少,与孩子们无法经常沟通聊天,彼此不知道对方的方法和希望,那孩子们也就会和爸爸的关系会变得越来越淡漠。
-爸爸的威严也会是阻碍
“看你爸回来怎么教训你!”
这样的话,虽然是妈妈为了“镇压”调皮捣蛋的孩子而经常说的,可它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本来,孩子对于经常不苟言笑,又经常不见面的爸爸,就有一些害怕和陌生,而这样“恐吓”的话语又进一步增加了孩子内心的恐惧,再加上,很多爸爸都很严厉,所以他们教育起孩子来也都甚是严苛,这样弄得孩子自然就会越来越不敢和爸爸多说话。
相信很多人的记忆里,爸爸的存在就是权威的象征,是不容置疑的对象,不然就会被认为“与大人顶嘴”而被教训。
难道爸爸们在孩子们的心中的形象就只能是如此?
大学时候的朋友,讲述了她与爸爸的故事:
当时,爸爸妈妈离婚,她跟着自己的妈妈一起生活,爸爸去了另外一个城市。可她很想念自己那个沉默寡言的爸爸,于是在父亲节的时候,她借用网上的话,给爸爸编辑了一条短信:
“我本是佛前的精灵,恋上那青衣儒雅的男子,爱而不得的苦痛折磨得我形销骨立。我哭着祈求佛祖,我要他爱我,一辈子都爱我。佛祖怜悯,于是我便成了他的女儿,追随他到了今生。”
短信发过去之后没过多久,爸爸先是给朋友打过来一笔钱,后来又着急忙慌地不远万里的来看女儿,担心自己的女儿会出什么事。
也是从那时起,朋友知道了,原来沉默寡言的爸爸是那么的爱自己,能放下手里的工作,第一时间赶过来看望她。即便爸爸离她很远,她也依然觉得很是幸福。
其实,不管之前的家庭相处方式怎样,爸爸对孩子们的爱都是不变的,只是爸爸们这样的相处方式,确实需要改变,虽然父爱如山,可有时候,能让孩子喜欢上这座”山“才是最幸福的时刻。
不然,未来的某一天,当自己想起孩子的时候,可能孩子已经忽视了爸爸的存在。
“爱”要说出口
自然的情感流露和表达,能很好的缓和爸爸与孩子的相处关系。
爸爸能经常向孩子表示关爱,那孩子们就会从爸爸那里获得足够的安全感,他们也会很乐意的与爸爸沟通交流,也会经常向爸爸表示自己的爱意。
这样“互爱”的场面,自然是温馨的,也是最让人心情愉悦的,孩子们会很开心,爸爸们工作起来也很有动力呢。
顾家的爸爸很受欢迎
以现在的状况来看,顾家的爸爸才受欢迎。
爸爸在家里与孩子们一起玩耍,一起游戏,帮帮妈妈做一些家务,或是辅导孩子写写作业,虽然,辅导作业是个“危险”的任务,但是,孩子成长的时间也就是几年,等孩子真的不需要再辅导的时候,作爸爸的想辅导也没机会了。
我们理解爸爸们在外忙碌的辛苦,但是忙碌的工作还是需要家庭来调剂一下的,所以,爸爸们空闲的时候,就回家“歇歇”,陪伴在孩子身边,别给孩子太多的陌生感,慢慢的就会发现这也是很幸福的事情。
作“严父”而非“凶父”
教育孩子是每个爸爸都应该承担的责任,但是如果只是利用自己是父亲的权威,或是一贯利用武力来教训孩子,那样的爸爸会是“凶父”,教育出来的孩子也会是合格的。
爸爸可以严格要求孩子,但适当的还是要遵循孩子的成长轨迹和心理经历,在教育方式上张弛有度,严中有慈,这样的“严父”才是优秀的爸爸,孩子的未来也会是极好的。
父亲节到了,很多人却忘记了,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爸爸与他们的相处方式,让他们忽视了爸爸的存在。
而爸爸们在自己节日里收不到孩子们的祝福,其实也是自己平日里情感表达的不够。
想每年父亲节都被孩子们记起来,从现在开始,爸爸们就要调整与孩子们相处的方式,不然,自己未来就要经历孩子喊出“爸,我妈呢”的尴尬啦~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4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