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是父母编造的谎言父母别再用

甘露聚糖肽副作用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yy/170222/5229140.html

福林妈咪

在我们生活中,总是少不了这样的场景:老人带着一个孩子,孩子调皮东翻西窜的惹人烦,老人也不说话,乐呵呵的看着。

之后呢,孩子把兴趣放在了老人身上,啪唧一巴掌,再来猛劲儿一脚,“玩”的不亦乐乎。

而作为孩子的长辈,不仅没有阻止,甚至有的还夸自己家孙子“能耐”,乐呵呵的夸赞:你看,还知道打人了。

曾经有爸妈抱怨说:我家孩子一点都不尊重长辈,让爷爷奶奶给他拿吃的、拿喝的,拿的不满意还一巴掌把东西“扇飞”。现在这么小就这么不懂的感恩、孝顺,长大了还得了?

说到长大不懂感恩,我们可以看看前段时间的一个新闻:

天津南开区的一个家庭中,儿子要结婚,父母耗尽30万积蓄,还借了30万,给儿子买婚房。然而女方要求6万彩礼钱,儿子有一次逼迫父母满足自己的要求。父母无力满足时,儿子竟然对母亲说:逼你怎么了,你怎么不去死呢?结果母亲真的从5楼跳了下去……

我们都说这是一种“溺爱”,孩子的这种情况是溺爱造成的:无限制的满足孩子的要求,让孩子无限制的索取,而不懂得回报和感恩。

昨天听到一句话,是说“溺爱是中国父母编造的一个谎言,就是你之所以这么糟糕,父母没有一点责任,如果有责任,也是父母太爱你了”。

当时听到时,满脑子都是拒绝。父母对孩子的爱是真实存在的,父母过度的爱造成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索取性格,怎么会是谎言呢?

后来仔细一想,溺爱是从爱出发,但是本质却是父母的“控制欲”和“懒惰”。

先说控制欲:

有的父母控制心理特别强。

控制欲强的父母,也是从爱出发的。因为爱孩子,所以什么事情都帮孩子打理的妥妥帖帖,万事都不让孩子动手。

但是,孩子在一岁之前,还没有行动的能力,这时候需要依赖父母,一切都全凭父母支配。

然而到了孩子一岁半的时候,孩子开始能控制自己身体的某些行为,也慢慢的有了自己的想法。

如果父母这时候还是以“爱”的名义支配孩子的一切,这种“爱”会让孩子丧失掉自我判断的能力,也丧失掉独立自主的能力。

这时候父母的“爱”就是枷锁,牢牢的控制孩子的一切,这就导致孩子完全依赖父母。

这样的孩子,小的时候我们可以说这样的孩子“听话”,但是当孩子长大之后还是完全依赖父母,这时候我们会骂他“被宠坏了”,都是父母“溺爱”造成的。

父母以“爱”的名义控制孩子,允许并要求孩子只能通过父母的付出去生活。但是当孩子长大了,要求多了,当父母满足不了孩子的时候,我们却说这个孩子被宠坏了,不孝子,太坏了。

然而孩子“不孝”、“坏”,追其根源,就是父母对孩子的过度的爱,过度的“控制欲”。

昨天看到一个问题:二十几岁的孩子居然撒谎还不承认错误,该怎么办?

我看到都有点不知所措,父母的掌控欲实在是太强了,在孩子二十几岁的时候依旧想要孩子在自己面前透明且公开。

父母期望掌握孩子的所有,这个所有里面既然包括孩子对父母的全身心的依赖,就不得不包括孩子对父母无节制、不讲理的索取。

再说懒惰:

为什么说溺爱是因为父母的懒惰呢?明明孩子做什么,父母都答应,孩子想要什么,父母也都答应,为什么还说父母懒惰呢?

相信很多人都见过,熊孩子在公共场合推搡行人,在公交车上强行让人让位置,把别人家里祸祸不能看……

这些都是熊孩子做的,而熊孩子的父母在做什么呢?

他们选择:不管,不教育。

做父母的都知道,在养孩子的这条路上,最让家长们痛苦的就是“怎么教育孩子”。

而熊孩子的家长呢?比如说上面孩子打了爷爷奶奶,也就是孩子做错了事情的时候,父母应该要教育,而不是纵容。

可能教育对这些家长来说太麻烦了吧,既要想个话题切入,又要让孩子能听得进去,还要让孩子改正。这么麻烦,不如一笑了之。

然而在旁人眼中就是:这孩子被宠坏了。其实质却是,父母的懒。

溺爱在实质上,并不是真的爱。

英国著名的科学教育家斯宾塞有一个很重要的观点:教育的目的是养成一个能够自制的人,而不是一个要需要别人来管理他的人。

真正的爱,是让孩子学会独立,学会自信,学会努力,是父母想净一切办法让孩子能够通过自己真正存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

而溺爱,是父母空有一颗爱孩子的心,却通过“掌控”或“懒惰”,养出一个擅长依赖父母,擅长“无法无天”,擅长“游手好闲”,最后无力生活,只能从年迈父母那里“吸血吸髓”的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437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