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长安十二时辰之后给孩子穿上古
文
福林妈咪
我有一个朋友最近看了《长安十二时辰》,沉迷于其中无法自拔,于是几天后,她给自己和女儿买了几身唐朝的古装,每天把女儿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带着一起去逛街,走在路上的时候回头率特别高,甚至还有人拍照。太让人羡慕了!
前两年由于娱乐业的发展,大量的韩风文化进入中国,先是韩剧万人空巷的发展,然后就是韩式服装,最后就是韩国饮食习惯和语言。当时好像一时间变成了潮流,也没有很多人发现自己已经被潜移默化的影响。
直到有一个节目的出现——《中国诗词大会》,也正是从这个节目开始,越来越多的关于中国文化的节目开始出现。国风文化进入大众的视野,而最近比韩剧更万人空巷的《长安十二时辰》凭借着优良的制作,再一次让大众感受到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的魅力。
相信有很多人在看过剧之后,会想立刻买几套古装给自己的家人穿上。当然,宝妈可以在让孩子穿古装时,给孩子适当补充一些知识,这也是在教孩子饮水思源。长此以往,孩子慢慢就会变成一个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人。
下面我就来总结一下古装的类型,宝妈们看见喜欢的赶紧买下来给宝宝穿!
秦(公元前年到公元前年)
秦国统治时间短,只有十五年,主要以深衣为主,特点就是:服装样式简单,宽袖衣袍。在军事上借鉴了胡服,改为了上襦下裤便于骑射的形式。
西汉(公元前年到公元8年)东汉(25年到年)
随着杜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汉代的服饰丰富多彩起来。整体上的感觉就是凝重和典雅的风格,秦汉时期的男子,主要穿着是一种宽衣大袖的袍服,女子一般是将头发往后梳,挽成一个发髻,贵族女子插步摇、花钗,奴婢则多用头巾裹头。
唐(年到年)
唐朝服饰是法服和常服同时运行。法服是传统的礼服,包括冠、冕、衣、裳等;常服又称公服,是一般性正式场合所着服饰,唐代女子的髻式繁复。还有在髻鬓上插金钗、犀牛梳篦的,面部化妆成鹅黄、花钿、妆靥等。
襦裙是唐代妇女的主要服式。在隋代及初唐时期,妇女的短襦都用小袖,下着紧身长裙,裙腰高系,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并以丝带系扎,给人一种俏丽修长的感觉。中唐时期的襦裙的比初唐的较宽阔一些,其它无太大变化。
北宋(年到年)南宋(年到年)
宋朝服饰受程朱理学的影响,这一时期的服饰崇尚简朴、含蓄的特点。宋代女子的发式以晚唐盛行的高髻为贵,簪插花朵已成风习。宋代的女裙较唐代窄,而且有细褶;衫多为对襟,覆在裙外。
元(年到年)
元代的贵族妇女,常戴着一顶高高长长,看起来很奇怪的帽子,这种帽子叫做“罟罟冠”。她们穿的袍子,宽大而且长,走起路来很不方便,常常要两个婢女在后面帮她们拉着袍角,一般的平民妇女,多是穿黑色的袍子。
明(年到年)
明太祖朱元璋根据汉族的传统,重新制定了服饰制度。中后期更出现了前代未见的形制款式如立领,以及于一件衣服的显眼处大量使用钮扣。至清朝期间逐渐被禁止,但仍有少数款式和特征流传至今。近代至现代朝鲜族、琉球族、京族的民族服饰(韩服、琉装、越服)亦深受明朝服饰影响。
清(年到年)
清朝废除了明朝的冠冕、礼服以及汉族的一切服饰。清朝男子剃发留辫,穿马蹄袖箭衣、紧袜、深统靴。汉族妇女在康熙、雍正时期还保留明代款式,时兴小袖衣和长裙;乾隆以后,衣服渐肥渐短;满族妇女着“旗装”,梳旗髻(俗称两把头),穿“花盆底”旗鞋。
民国(年到年)
民国初年受清朝和西方文化的双重影响。男子服出现了从长袍马褂向中山装和西装逐步过渡的趋向,女子服饰变得日益丰富多彩,出现了普及旗袍的趋向。
直至今日,在这个多元化的世界,服饰装扮不再有局限,样式也有更多的选择。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3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