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一对一,不只为了给孩子尊严,
福林妈咪走在大街上,经常看到路别一些教育机构的广告,“一对一教学”,“一对一辅导”。爸爸妈妈也都倾向于这种教育方式,毕竟只针对自己的孩子,孩子能得到更全面的教育。可是爸爸妈妈教育自己的孩子,有没有考虑过一对一呢?孩子办了错事,当宝妈在教训孩子时,最怕的是什么?有位宝妈这样说道:“我在教育孩子,当时语气不太好,恰巧孩子的爷爷和奶奶遛弯儿回来,一进门就看到了我发火的一幕,孩子一看到爷爷奶奶,立刻跑过去躲到爷爷身后,我赶快收住脾气喊了一声爸,没想到这孩子在他爷爷身后竟然冲我做鬼脸。”可想而知,宝妈的怒气值肯定上升到了极点。但是碍于老人的面子,忍了。也就意味着,这次教育是失败的,孩子并没有什么深刻的印象,却明白了“一物降一物”的道理。这样的失败要经历几次,宝妈才能明白“一对一”教育自己孩子的重要性呢?要知道,教育孩子,不当着外人的面,是为了给孩子尊严,不当着老人的面是为了避免他寻求帮助。所谓一对一,就是教育孩子时,只有你跟孩子两个人。不要当着第三个人的面教育孩子,无论是外人还是孩子的爸爸、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不要再出现第三个人,带到房间,门子一关,只有你跟他。这样做就是为了让孩子能够只跟你对视,不给他寻求帮助的机会。在这样的情况下,孩子也就只能听你说话。李玫瑾教授之前说过一个例子,告诉各位爸妈如应对孩子无力地哭闹,当中提到的就是“一对一”。孩子提出无理要求,父母不同意,孩子就会开始哭闹。这时要做的只有一件事,带到卧室后,一对一,把门一关,不骂、不打、不安慰、不走开,拿个板凳坐孩子面前,抛出一句话:哭吧,啊!两手一插,笑眯眯地看着他哭。因为孩子哭的过程中会睁眼看,第一次睁开眼是因为纳闷,“为什么哭了半天没动静?”一看在眼前就会使劲儿再哭。第二次睁开眼再看看,“我都哭累了,怎么你还是这个表情?”接着继续哭会儿,等到第三次睁眼,就是妥协了,“算了,也就这样了,别哭了,不管用。”看完这个例子再对比自己家孩子,你会发现还真是这样。感叹这个教育方式可行的同时,也察觉到了孩子察言观色的本事。所以,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在一对一的前提下进行,这比跟孩子的爷爷奶奶商量要管用。有的父母苦恼家里老人总是护着孩子,让孩子没法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所以会跟长辈商量在自己教育孩子的时候最好不要插手。这样做是对老人的尊重,也是为了让一家人可以“统一战线”。但是,想一下,如果妈妈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孩子找“救命稻草”,却没有一个人愿意帮忙,孩子也会对家人的冷漠感到害怕。所以,最好还是要带到房间一对一进行教育,也不要认为这样的教育是只让你一个人当“坏人”,如果这样理解,说明你的教育方式不正确。教育是让孩子认同你,而非害怕你,在单独相处的时候,也更能让孩子认同你的训导。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8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