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才原谅母亲妈妈暴躁的脾气对孩
文
福林妈咪
之前看了DianeDweller的自传《妈妈、躁狂与我(Mom,ManiaMe)》,作者DianeDweller有个姐姐,她们从小生活在对妈妈的恐惧之中,在6岁的时候,她不像别的孩子那样希望和妈妈一起去游乐园玩耍,而是希望妈妈死去。
然而在50年后,她们母女间的关系才得到了缓和,但那时候,她的妈妈也已经老眼昏花了。
她的50年,经历了太多,被母亲的暴躁情绪影响了太多。
6岁的Diane希望妈妈死去
从小她的妈妈就会毫无理由地对她发脾气、大吼大叫,永远对她和姐姐感到不满,每次妈妈发脾气她都不知道该怎么做,只能呆呆地站在一旁。有次她看到妈妈在打骂姐姐,她当时希望自己冲上去拉住妈妈,但自己又害怕,于是希望妈妈快点死掉,这样姐姐就不用受苦了。
在那一年,她的妈妈发生意外流产,脾气变得更糟,经常一点不满意就打她。所以小小的Diane每天早上睁开眼都很恐慌:妈妈今天会打我吗?
长期被妈妈虐待的Diane找到了自己的“生存模式”:也许有天我做到她对我的期望,我就能得到她的爱了
她降低存在感,除了吃饭时要面对面以外,她都尽量躲在自己的房间中;
她学会沉默不反驳,尽力去满足妈妈对她的标准。
慢慢地想要去讨好妈妈,得到的却还是妈妈的挑剔、批评,于是她要求自己一次比一次做得好,即使这样,妈妈还是能找到新的地方挑剔。
青春期时,意识到妈妈打她,有时候不是因为她的错,开始叛逆。
一方面怨恨母亲,一方面感激母亲照顾生病的她
但是当自己回想起生病时,妈妈对她的照顾,她又念起妈妈的好,于是每当自己怨恨妈妈时,就想想自己生病时的情景,于是,青春期的她,很纠结。
最后得出结论:是不是我不叛逆,做的再好一些,妈妈就会持续地爱我?
17岁恋爱,18岁结婚,但自己在婚姻中很卑微,即使对方有错,也觉得是自己的错
Diane以为结婚后就能逃离妈妈,但是却将以前对自己关怀备至的男人“惯坏”成另一个“妈妈”,老公指责她什么都不会,说她没用,可是问老公她哪里不对,老公总是一句“你应该自己明白。”即将生产了,但是老公还在别的城市跟朋友踢球玩,对她漠不关心。
而Diane始终对这样的糟糕老公不离不弃,因为她又回到了小时候的“生存模式”,觉得一定是自己做的不好。但最终婚姻还是只维持了5年。
独自带两个孩子的Diane变成了曾经自己最恨的那个人
一边想要重拾学业回归校园,一边还要拉扯孩子长大,压力大的Diane会打孩子,会吼孩子,她整理房间的时候找到了小时候自己手写的“等我长大,成为妈妈以后,一定不会打孩子”的纸,她才发现自己已经成为了那个人。她开始克制自己。
后来再婚,她的老公对她很好,但即便如此,她还是想要得到妈妈的认可。
直到Diane的妈妈对Diane的女儿发火,这一刻,她终于鼓起勇气反抗了妈妈,说出了她妈妈一直以来存在的问题,并且跟妈妈做了约定,不许抱怨、不许太挑剔。
直到妈妈老去,她才释怀了这一切,她才理解了妈妈的不容易。
她知道自己的妈妈不会表达爱意,所以决定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妈妈怎么表达爱意。她每次看望妈妈时都会给妈妈一个拥抱,每次离别时也会拥抱。知道有一天,她准备离开时,她92岁的母亲挣扎着站起来说:“我想抱抱你。”Diane一瞬间觉得积压了多年的复杂情绪释放出来了。
虽然Diane只在18岁之前受到了母亲的伤害,但是原谅却花了50年的时间,这期间的心酸经历,一直在折磨着Diane。
生活中,很多家长虽然不会像Diane的母亲那样过分,但也有时候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的爱意,最后留给孩子的只有“语言暴力”。
之前一个小姑娘跟妈妈坐地铁,列车门打开,小姑娘蹿进了车厢,但妈妈没跟上。经过好心人的帮忙,妈妈终于找到了女儿,但是见到女儿后,却是劈头盖脸地一顿臭骂:“你怎么回事儿?你是不是傻?我没跟上你,你就往车厢钻?”最后小姑娘哭着说:“妈妈我错了,我不敢了。”
虽然妈妈是着急关心,但言语之间只有责备;虽然孩子不该自己往车厢里蹿,但是妈妈看管不利是不是也有责任?
很多时候,妈妈的“爱之深,责之切”,但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却只有“委曲求全”。
Diane的母亲和地铁上的这位母亲,做的事没什么差别。
她们的大吼大叫,让孩子心生恐惧,恐惧到不敢说话,不敢发表意见;
她们的挑剔责备,让孩子自尊心受挫,越来越卑微,最后只想讨好别人。
因为我们总觉得“你是我的孩子”,却忽略了孩子对我们的爱,忽略了孩子的人格和尊严。
每一次的暴躁、怒吼,都强化了自己的权威和形象,孩子的人格和尊严就被挤压。
他会对我们的一言一行作出反应,我们越严厉,孩子越怕我们,但是他可能会在又爱又恨中,选择卑微的讨好我们,让我们爱他们,即使错不在自己,也会从自己身上找问题。最终形成了“讨好型人格”。
这样的人没有梦想、性格走极端,要么特别乖,要么特别叛逆。
关于“讨好型人格”的叛逆:
等到自己做到极致也没有得到父母认可的时候,那时就只有怨恨了。直到长大成人后,他也许会不记仇,但是却一直无法释怀。这个过程痛苦又折磨!
但即便如此,一些家长,很难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央视纪录片《镜子》,记录了一家教育机构帮助“问题少年”回归正常生活和学习的辅导过程。其中有为期6天的“家长课堂”。
课上老师指出了“这些问题少年的背后都有问题家庭”。然而在去上课之前,这些家长并不觉得自己有问题。
老师讲出一段话:
我们习惯把人物化,类似于物品一样的。“你是我的儿子”、“你是我的老公”“你是我的妻子”,替换成杯子,你是我的杯子,就像私人物品一样。我们把爱物化了,这是一种对爱认知的扭曲。
那些问题少年,辍学、打架、网瘾、早恋,惹了那么大的麻烦,家长还是爱孩子,但是他们爱的方式只是想要用各种方法改造孩子,教育孩子,改变孩子的想法,却从来没有想过孩子变成这样的原因,只认为一切都是孩子的错,觉得自己没有错。
明明是满满的爱,却变成了满满的伤害。
记得里面有一个因迷恋网上下军旗而辍学的孩子,他会殴打自己的母亲,而他的父亲,就是这样打老婆的,这个孩子最后说了一段话:
我是一面镜子,我的面孔能照出我是如何忠实于父母,无论是外表还是内心,与他们是多么地相似。
父母的言行有错却不改,孩子可能就会延续这个错误,等到自己老了的时候意识到了问题所在,但子女已经成了当年的那个你。
如果发现自己经常暴躁,那就提早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把自己放在和孩子平等的位置上,学会换位思考,你可能发现,自己这个年龄的时候,可能还不如自己的孩子。
每次生气时,想想你看的这篇文章,尽量去压制自己的怒火,让自己冷静,组织一下语言。
摒弃那些恶言恶语:你怎么这么笨?你就是个废物,你太笨了,笨死了,你是不是傻……
太多太多类似的话,一律禁止说,给自己一个范围界定。
告诉自己:孩子不是天生什么都会,如果孩子犯错,首先考虑是不是自己没有讲到,没有教好。如果确实是自己的疏忽,那就要体谅孩子这次的错误行为,并告诉孩子怎么做才是对的。如果孩子不是初犯,那就要再耐心指导一遍,并做一个约定,提前说好再错的惩罚。
如果第三次又犯,这时候就履行当初的约定,这就叫“事不过三”,给孩子认识错误和改正的机会。也给自己的情绪一些缓冲,从而能更好的控制情绪。
如果发现自己经常打骂过孩子以后会后悔,那就学会如何表达爱。
明明担心孩子,却总是说出伤害孩子的话,这样的家长,需要学会直白。
孩子对爱的理解很直白,一个拥抱,一句夸赞,一句关心,这就是爱他的表现。“爱之深,责之切”这样弯弯绕的东西,孩子不理解,不仅孩子不理解,我们很多成年人也不愿意接受责备。
比如孩子犯错打碎了花瓶,明明担心孩子被花瓶砸到或者扎住脚,不会表达爱的家长直接会说:“你就不能小心点嘛?砸到你怎么办?”一般孩子听到直接就哭了。会表达爱的家长会直接上前拥抱他并且补充一句:妈妈也是怕你被砸到。这样孩子就知道不是在指责他。
之后可以跟孩子一起收拾花瓶碎片,让孩子小心注意,因为毕竟孩子也不是故意打碎的。
妈妈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很多次徘徊在情绪崩溃的边缘,又有很多次控制不住爆发出来,因为女人的情绪更多的是感性,想以此篇文章来送给那些不会控制情绪的妈妈们。毕竟我们能有多少个50年去让孩子来理解我们的苦心?既然是关心,是爱护,那就寻找正确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爱,不把爱“物化”,而是把爱用行动,用温柔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样做,孩子才能体会到父母的爱。对孩子来说,爱之深,不必责之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4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