媳妇约定绝不在孩子面前吵架我不想看

西宁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s://m-mip.39.net/czk/mipso_4317321.html

文丨福林妈咪

最近时间比较多,闲着没事就刷刷手机,今天就看到岳云鹏的一条采访剪成的小视频,被小岳岳一句话触动了。

他说,“我和媳妇约定好了,我们俩绝对不在孩子面前吵架,绝对不可以。因为孩子眼里的那种恐惧是我不想看到的。”岳云鹏在讲到自己和媳妇约定时,认真坚定的样子,一腔父爱溢于言表,相信每个爸爸妈妈都会深受触动。

首先说,我们讨论的吵架,不是打情骂俏,也不是一种声音比较大的交流方式,而是真的有冲突,想要争高下对错,也免不了翻旧账,刨根问底,恶语相向的吵架。

不知道有多少爸爸妈妈,能够做到绝不在孩子面前吵架。

我和福林爸爸有时候也吵架,很多时候是因为工作,有不同意见的时候只能吵一吵才能更明朗,所以我们对吵架倒是有比较客观的认识,不破不立,感情也不会受到影响。但也常常苦恼,我俩都在家,吵架的时候也不能把孩子独自丢在家里出去吵,所以难以避免让孩子听到,我俩吵完后孩子还小心翼翼,那个样子我看的也非常心疼。

记得之前在网上看过一个帖子,题主问大家童年最可怕的印象是什么,大半的人在几个选项中,选了爸妈吵架这个选项。

我过年的时候回老家,爸妈因为什么事情拌了两句嘴,我都这么大的人了,还是会感到紧张无措,忍不住自己乖一点。看来不管是多大年纪,面对负面的争吵,都很难做到无动于衷。

为人父母之后,会发现我们做事情常常有个准则,那就是孩子

如何相处是两个人的事,在亲密关系中,利益关系更复杂,情绪更容易自然流露,所以很容易吵架,而如果没有孩子,吵架是两个人的事,但是如果有了孩子,那么夫妻吵架就会有所影响,吵架的行为也就有了批判。

因为有了孩子,所有事情的评判重新有了一套标准,这对孩子有没有影响。

而家庭中的重大决定,也常常是以孩子为准则的。

父母的工作,家庭的住址,老人的生活,全都会围绕孩子进行。

对孩子的养育,会让父母们设下十年二十年的计划,不知不觉,半辈子就过去了。

最近听一个朋友说她姐姐的事。姐姐家在郊区农村,经济条件还不错,于是从小就在抓孩子的学习。到了上小学,觉得郊区的教学水平毕竟比不上市区,但是老公还要在家这边工作,于是两人决定分开居住,姐姐带着孩子在市区租房,照顾孩子上学,周六周天再回来。

先不说初中高中,单单小学就六年时间,为了孩子的学习,夫妻俩要一直维持这样的“异地”状态,却无怨无悔。

也许我们会说,这不是生活的正常状态,这不利于夫妻感情,这对孩子和爸爸的亲子关系会有负面的影响,但是在环境无法改变的情况下,为了孩子的未来,父母愿意付出其他的一切。

这就是很多中国父母的拳拳之心,正如王铮亮《时间都去哪儿了》唱的那样,父母的时间,大半辈子都是是在奔着儿女。

只有在孩子的事情上,双方会容易达成共识

不管是爸爸还是妈妈,在爱孩子这件事上,是一样的深情。

平常,爸爸妈妈可能有观点差异,有性格差异,有性别属性差异,而在为孩子好这件事上,是可以达成共识的,是目标一致的。

正如岳云鹏和妻子约定的一样,我们可以有矛盾,也可以争吵,但是不能当着孩子的面,因为孩子会害怕。

听一个心理学家讲过这样一个案例。

一个家庭中,有爸爸妈妈,一个大姐,一个妹妹,还有一个小弟弟。

夫妻两个是因为大姐的问题来做咨询的,因为原来非常乖非常优秀的大女儿开始变得叛逆,不学习,执拗,情绪暴躁,有很多问题。心理学家就开始寻找原因。

后来发现,原来是父母常常吵架,为了阻止父母吵架,二女儿就把弟弟弄哭,他发现弟弟一哭,爸爸妈妈就不吵架了,于是他就经常把弟弟弄哭,爸妈就来解决他俩的问题,然后四个人更加紧密,姐姐经常觉得自己被忽视。

后来偶尔有一次,姐姐学校里出了点问题,于是爸爸妈妈不吵架了,一起去学校解决问题。

二女儿发现姐姐有问题之后,爸爸妈妈不吵架了,她也不用打弟弟了,所以乐见其成;

弟弟发现不用挨打了,也希望这样;

大姐发现爸妈不吵架了,而且会把更多的关心给她,于是也愿意让自己“出问题”;

而爸爸妈妈发现当他们去解决孩子的问题时,两个人好像是同盟和战友,关系没有那么剑拔弩张。

所以姐姐现在的情况,实际上是大家都希望的,这就难怪一直解决不了了。

这个例子,既说明父母吵架对孩子会有多大的影响,也说明,能让父母停止争吵的,也就是孩子了。

孩子是父母情感的纽带,这一点真的没错,很多冲突和矛盾,在孩子有问题时都会暂时搁在一边,当夫妻关系出现问题,借由孩子来实现和解,是很好的一种方式。

在某一刻,你会发现有些责任不得不担

不过,能够做到为了孩子定下约定,并且严格让自己去执行,并不是那么简单,但是有时候成熟就是一瞬间的事。就像岳云鹏看到孩子眼里的恐惧被刺痛,下定决心再也不在孩子面前吵架,很多时候父母决定一件事,也是在一瞬间。

就像《请回答》中德善爸爸对德善道歉时说的那样,你们是第一次做孩子,爸爸妈妈也是第一次做爸爸妈妈,从年轻到成熟,需要一个过程。

孩子就是那个促进他们成长的催化剂,为了孩子,他们可以一瞬间变得坚强。

蒋方舟曾经讲过一个例子,是她看到一个父亲的故事。

这个爸爸很喜欢打一款游戏,结婚之后也常常玩儿,在这上面花费很多时间,后来有一个瞬间,他决定把这款游戏给卸载掉,是因为他的女儿换了白血病,可以医治,但是要花费很多钱,于是他把游戏卸载了。不是因为他打游戏花钱,或者他要利用一切时间出去挣钱,而是在那一瞬间,他发现自己再也不能逃避了,有一个比自己弱小的人需要他去守护。

蒋方舟说,人在年轻的时候可以逃进很多东西里,逃进游戏,逃进叛逆,逃进小说,但是当你发现现实是如此的现实以至于不得不面对的时候,你就知道你再也逃避不了了,你不得不面对。

孩子就是那个我们必须要去承担的责任,我们要守护他不感到害怕,守护他知道自己永远被爸爸妈妈爱,守护他们再没有生存能力之前健康的长大,守护他们尽早学会在社会中立足的技能……

也许我们有很多委屈,有很多不满,我们可以吵架,但是一对父母的成熟,就是知道自己没有那么多自由,因为你有更多的责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259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