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笔下的他是乱臣贼子,但历史上的他忠心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墨颜说历史。金庸在《鹿鼎记》中把鳌拜写成了一个十恶不赦的大奸臣,然后小康熙秘密训练了一支队伍,最后擒拿了鳌拜,除掉了鳌拜这个奸臣。长久以来,我们对于鳌拜的印象应该都是“凶神恶煞”“欺世盗名”等,然而,小说毕竟是小说,小说是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的,与真实的历史人物或许会有很大的出入。那么,真实的鳌拜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小编带着大家一起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鳌拜话说清朝第二代皇帝皇太极驾崩后,给当时在世的人留下了一堆烂摊子,国内无主,群龙无首,他的哥哥弟弟们、儿子孙子们对于皇位那是展开了没有硝烟的争夺之战。其中,势力、能力最强的莫过于皇太极的弟弟、努尔哈赤的第十四个儿子多尔衮。多尔衮相当皇帝,但又没有一个适当的理由,索性开了一场“家族会议”。他原以为会议会进行的很顺当,但事实上磕磕绊绊,那么多皇子皇孙都想做皇帝,怎么能是他一句话、一场会议就能解决的呢?其实会议上就有个大臣激烈的反对多尔衮,甚至还对他亮出来了武器,这个大臣是谁呢?他就是鳌拜。鳌拜鳌拜这个人,人高马大、力大无穷,并且武艺精湛、骑马射箭技术更是高超。对于他来说,马背之上,百步穿杨、一箭双雕不在话下。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在谁身边就是谁的保护神,站谁身边谁就有安全感。鳌拜站的,是顺治皇帝小福林这一边。不过在会议上,小福林还不是皇帝,只是多尔衮想跨越皇太极那一族系当上皇帝,有点天理难容,古代皇位继承向来都是父死子及,兄终弟及的很少、少得可怜,再说皇太极有那么多儿子呢。鳌拜鳌拜为了皇太极这一家族,真的是把性命都豁出去了,在领导面前亮出了明晃晃的刀子:“我告诉你,多尔衮,别妄想当皇帝,先皇的儿子都在,还轮不到你!”鳌拜气势汹汹,再加上皇太极家族那么多人的反对,僵持不下,只能各自退了一步,选了个折中的方法:让皇太极的六岁小儿子福林继承皇位。就这样,清朝第三代皇帝,顺治皇帝正式上线。多尔衮在顺治皇帝六岁的小孩子的心目中,鳌拜就是他的守护神,给予了他极大的安全感。如果在会议上不是鳌拜拼命护主,多尔衮早已经如愿以偿做了皇帝,因此多尔衮对鳌拜是恨之入骨,特别想找机会除掉他。多尔衮多尔衮以鳌拜在会议上“擅自带凶器”为由,命人把鳌拜拖出去斩了。鳌拜义正言辞、毫不畏惧,只要是皇太极的皇子继位就好。这个时候小皇帝福林冲出来抱住鳌拜,哭着闹着求着不让任何人带走鳌拜。多尔衮看在小皇帝的面子上,没辙了,只能咬咬牙,放了鳌拜一马。就这样,鳌拜和顺治皇帝就是拴在一条绳上的蚂蚱了,鳌拜的忠心日月可昭,顺治对鳌拜是极为信任。没有鳌拜就没有后来的顺治,没有顺治就没有活着的鳌拜,可以说两人是共生在一起的。小顺治皇帝大家看到这里,有没有对鳌拜改观?如果大家想了解更多历史的趣事、秘闻,欢迎
上一篇文章: 多尔衮六妻四妾只没有儿子是为了孝庄皇太后 下一篇文章: 顺治帝福临为何对弟媳董鄂妃三千宠爱于一身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7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