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孩子,都很后悔,无法控制自己的
文丨福林妈咪
昨天看到一个视频,视频中的妈妈因为女儿的学习,对女儿发脾气,女儿对妈妈说:“你天天上班那么累,还有气说我吗?”妈妈生气的吼道:“我为啥说你啊,你自己不知道吗?你的任务就是学习!”女儿不甘示弱的说:“我天天上学也很累,你以后再说我,你就别回来了。”
母女两个人针锋相对,谁也不让着谁,妈妈看着生气的女儿,生气又委屈的离开了女儿的房间,这时候爸爸过来了,问发生了什么情况,女儿难过又自责的说道:“我把妈妈气走了。”
爸爸这时候说:“孩子啊,其实有些时候,妈妈的方式可能是不对的,但是妈妈还是爱你的。”
我想很多人听到这句话会说:“爱是一切吗?”用爱的名义就可以随便的吼骂孩子了吗?一句“我爱你”或者“我是为了你好”,就可以让这么吼骂变得名正言顺了吗?有没有考虑过孩子有多委屈和无助。
但是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妈妈在这个时候也同样无助。
身边一个宝妈,家里有个两岁半的孩子,正是爱玩爱闹的季节,这边妈妈刚收拾好的东西,他一两分钟就能弄乱,妈妈无可奈何,冲孩子吼了几声,孩子变老实了。
孩子并不是熊孩子,只是处在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阶段,对父母的话还存在不理解的地方,所以不管妈妈怎么说,怎么温柔耐心的告诉他,他都不会照做。但是如果妈妈生气的骂了他,他会知道这样做妈妈会不开心,会生气,他就会停止这么做了。
当然这样做有很大的弊端,会让孩子对妈妈感到害怕,而且一旦害怕的情绪产生,就会在孩子的心里慢慢的产生沟壑,让亲子关系疏远。
其实每一次吼骂孩子的时候,都是妈妈最无助的时候,因为她不知道如何让孩子老实一点,温柔一点儿、轻声一点根本不管用,所以选择了最“愚蠢”的办法——吼骂孩子。
有个妈妈说:“第一次忍不住吼了女儿,女儿掉眼泪了,我把她哄睡后,自己躲在卫生间里哭了半天。”
很多妈妈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吧,没有人看到自己的委屈和无助,看到的只有一个凶悍的妈妈,不忍心吼孩子,但是也实在是忍不住吼了孩子,到了最后愧疚后悔的还是自己。
“每次吼完孩子,都很后悔,自己怎么没有忍住呢?”是很多妈妈吼过孩子后的心理状态了,十分的懊恼、愧疚和后悔。懊恼的是自己为什么忍不住坏情绪,愧疚的为什么要让孩子承受自己的坏脾气。甚至有些孩子长大了对妈妈说起曾经吼骂自己的事情,妈妈都会愧疚的说:“当时不应该这样做啊。”
想要解决“吼孩子”这个问题,妈妈首先要知道的是:你为什么会失控发火?
仅仅是因为孩子不听话吗?这只是外在原因,内在原因是孩子没有达到你的期望值,你希望孩子能像大人一样懂得你的情绪,能够察言观色,但是显然孩子是不能的,他只会做自己开心的事情,所以这一点上触犯了你的底线,慢慢的就会失去耐性,开始发脾气。
因此在“吼孩子”这件事上,妈妈要做的不是控制自己的脾气,而是要在心里接纳这两件事:
1、允许孩子犯错
妈妈不要把孩子当做大人,孩子成长是需要时间的,而且孩子的行为习惯也不是在吼骂中形成的,往往吼骂出来的行为会让孩子觉得厌恶,增加了孩子叛逆程度。
因为总是在孩子面前传播负面情绪,孩子的情绪也很容易被点燃,父母会发现孩子从最开始的委屈流泪到后来和妈妈争吵,再到后来叛逆,其实都是一次次的传播负面情绪导致的。
良好的行为习惯应该是在鼓励中养成的,当孩子做错事情的时候,不要急着批评吼骂孩子,不妨当孩子做错的时候教会孩子怎么做,当孩子做对的时候好好鼓励一番,或许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2、适时离开“战场”
一家人非要吵个输赢了,到最后谁输谁赢重要吗?而且这场战役根本就没有输赢,只要吵到最后,不管是妈妈还是孩子都是输的,都是满肚子委屈,而且就连家庭的和谐都受到了伤害。
孩子不懂事,难道父母不懂得“及时止损”吗?就像开头视频中的母女俩,妈妈虽然很生气很无助,但是她没有继续和女儿对持下去,而是离开了“战场”,这样做的好处一方面是可以暂时熄灭怒火,让两个人都冷静下来思考问题,另一方面也会让孩子去反思自己,不至于让妈妈处于一个被动的位置。
虽然这位妈妈已经引起战火了,但是到最后还是选择了暂时熄火,自己一个人出去冷静冷静。其实当两个人情绪都不稳定时,吵架是没有意义的,必须要有一个人离开“战场”。
很多时候妈妈总是想让孩子理解自己,想通过语言来表达自己,可能是自己表达的匮乏,只能通过大声吼骂的方式来表达,以此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但是对于孩子而言,这只会适得其反。
妈妈不要心急,孩子的成长要慢慢来,给孩子时间去成长,宽容的去看待孩子的错误,当实在觉得不能忍受的时候,就暂时的抛开家庭,出去好好的放松放松,别忘了,家里不止有你一个人,还有爸爸呢。
家里教育孩子的事情,不该由妈妈一个人来承担,爸爸从中间做一个调节者,会让矛盾冲突更少,战火熄灭的更快。既然教育孩子是两个人的责任,那就希望爸爸不要再让妈妈这么无助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5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