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煜老师四下第五单元习作例文实录

朱煜老师《颐和园》课堂实录

一、直接导入

师: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好,请坐。同学们,前一段时间我们已经学过了这个单元的几篇课文。今天我们要学习这个单元当中的一篇习作例文。这篇习作例文的题目叫做《颐和园》。

哪些同学去过颐和园,举手告诉老师哦。

去北京旅行,颐和园是一个重要的景点,一定要去的。那如果你还没有去过北京,将来有机会去北京旅行的话,记得去这个景点。

把书打开,翻到颐和园这一课,在七十页。

好,同学们,请大家先轻声的把课文读一读,开始。

(学生自由朗读文章。)

二、梳理文章,抓住过渡

1)过渡句知识点

师:大家的朗读习惯非常好,很好。同学们,《颐和园》呢是一篇非常典型的游记,通过之前的课文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要想写好一篇游记,第一就是要确定几个重要的地点。你在游览过程当中有一些地点是你非常感兴趣的。那么他们就是很值得写下来的。

有了这些地点之后,你还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把它连接起来。

那么用怎么样的句子把它连接起来是最好的呢?

我已经看到有同学举手了。

你说说看。

生1:我觉得应该是总起句。

师:有了总起句之外,要把那些景点全都一个一个连起来,这样的句子叫做什么呢?

生2:这样的句子叫做过渡句.

师:对,过渡句。当然总起句也很重要啊。同学们在这篇课文当中有不少过渡句,拿出铅笔,赶紧把课文里的过渡句画出来。

师:啊,已经有同学画好了,其实过渡句啊很容易找。它是有一个很显著的特征的,是吧?

师:你告诉我,小姑娘。过渡句通常是在哪个位置?

生3:在文的开头。

师:在每一个小节的开头,每一个自然段的开头。好,第一句过渡句,你们找到的是哪句,谁来说?

生4:第一句过渡句是“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了有名的长廊。”

师:真不错,掌声送给他。第二句呢。

生5:我觉得是“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掌声送给他。接下来还有吗?

生6:“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掌声送给她。

师:老师把这些过渡句也打在了上面,一起来读一下。

(生朗读课件内容)

师:你们好厉害,老师用省略号代替的句子,你们也可以读出来啊,掌声送给自己。

同学们,当我们把这些过渡句全都罗列出来了以后,给你阅读一篇游记带来怎样的方便,你觉得?

生7:我觉得这些过渡就可以让我知道他游记里面会写哪些地点。

师:对呀,我们一起来梳理一下啊。好,第一个地点,你觉得是什么?

看清楚,第一个地点,你说。

生8:是长廊,颐和园有名的长廊。

师:有没有补充的意见?觉得第一个不是长廊。看一看,你说呢。

生9:我觉得应该是大殿。

师:嗯,对呀,虽然他没有详细去介绍大殿大门,可是他毕竟是走过这个地方的。而且还提到了一句,对不对?他不可能在公园之外“咻”一下子就进长廊了,对吧?所以呢,老师觉得大门、大殿还是要罗列出来的。

师:好,长廊之后呢,现在就明白了。

生10:长廊之后应该是万寿山。

师:接着,你说。

生11:万寿山之后是佛香阁。

师:哦,佛香阁就在万寿山的上面,我们可以涵盖在一起。

然后呢。

生12:接下来是昆明湖。

师:一开始就有一个女同学说了,写景物的文章——游记,往往会有一个总起句的。前面先总的概括说一下。那么,在这句总起句里,他告诉我们颐和园是一个怎样的地方?你说,大声说。

生13:颐和园是一个美丽的大公园。

师:大公园。有了总起,肯定最后要总结一下。嗯,你觉得这篇文章作者写到最后,他想要告诉我们什么呢?

你说说看。

生14:我认为他是希望我们去颐和园细细游赏。

师:对呀,看了我的介绍,你们快来颐和园细细欣赏吧。

师:同学们,我们把它们连在一起,这就是这篇游记的线索。看到了吗?所以过渡句的作用真是非常重要。它不仅连接了上面的内容和下面的内容。更重要的是,他让我们读者在最短的时间里面梳理出游览的线索,了解到作者写作的思路。

三、把特点写清楚

1)长廊的特点

师:好。刚才我们用非常短的时间就一下子读懂了这篇文章。

要把一篇游记写好啊,除了按照一定的顺序写这些景点。还有,那就是要把你所想要介绍的那一个一个地点的特色写清楚。对不对?单单有这样的过渡句,是构不成一篇好的游记的。你非得把里面你写的那些景物讲明白,讲清楚了才能算是一篇好的游记,才能引得别人去细细游赏。

师:来。我们看看他是怎么写的。

师:轻声的把上面这句话,哎,这一段话读一读。

师:好厉害啊,你们一定要举手交流感受了。同学们看着这个图片,对照这个图片,再对照上面的文字,你觉得是不是已经把长廊介绍清楚了,说说看。

师:为什么?为什么你觉得已经介绍出它的特点了?

生15:我从这个图片和“一眼望不到头,七百多米长,分成二百七十三间”,看出了长廊非常长。

师:是啊,你看文字写出了长,从图片上也真的是这样。你去过的,你来说说看。

生16:“这里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写出了横槛上画着的画不是相同的,都是不一样的,

师:是吧?

生16:对的。

师:那你去看了以后,是不是真的都是不一样的。

生16:是的。

师:哎呀,太厉害了。所以你看这个句子一下子就把长廊的特点啊全都写出来了。还有谁要补充吗?

生17:这一段先是运用了列数字的方法,写出了长廊十分长,还用了颜色词写出了长廊的色彩美。

师:对呀,你看从照片上也真的是看出长廊十分长,色彩非常的漂亮。你抓住了具体的关键词来讲,讲的真好,掌声送给她。

还有吗?还有要补充吗?好,请你。

生18:“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都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可以看出它的做工很精细。

师:嗯,而且像这样的做工不是一般的长廊都会有的,对不对?这就是他独有的。因此这就是他的特点,既然有这个特点,必须要写出来。他写出来了,真棒啊。

2)长廊与长城对比

我突然之间想到在这个单元习作要求里面,还提到了北京一个很重要的景点。你们留意过吧?在这个单元的习作要求里面提到了北京另外的一个很重要的景点是什么呢?那就是长城。

这一句话描写长城也是写得很棒的,轻声读一下,赶紧。

师:一说到写景物,我知道有的同学马上就会想到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然后呢经常会说哇这段话写得好好啊,因为他用到了什么的方法,对吧?是哪种方法?

生19:他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方法。

师:你看把长城比作了什么呀?

生19:把长城比作一条长龙。拟人的话,是他写的“在崇山峻岭之间盘旋蜿蜒盘旋”,写出了它很长,并且有一万三千多里。写出了长城非常的长,而且我知道了,因为我看过课外书,他是在秦朝建造的,用了很多人,我会感觉到这些老百姓很辛苦。因为他们是用自己的心血搭成这么长的长城的。

师:是啊,你看这个同学啊感受力特别强,从这样的图片,从这样的文字,他就马上想到了建造长城的那些老百姓的辛苦,真的是太不容易。不过呢主要还是用了比喻,没有用到拟人。

师:比喻就是那条长龙,一看真的蛮像长龙的。现在,同学们,我突然之间就发现,颐和园这段句子没有用上比喻,好遗憾哦。

师:哟你看下面说长龙,我也把长廊说成是一条长龙。你觉得合适吗?不合适,马上有同学就判断说不合适。为什么?

生20:长城比作长龙,是因为长城它是十分雄壮的,而长廊它是一个景色比作长龙,就有些不恰当。

师:嗯,还有补充吗?你讲的不错,你说。

生21:长城它是蜿蜒盘旋的,而长廊它是一点也不弯曲的。

师:哦,它这个长廊呢是有点弯的,但是不是蜿蜒盘旋,像龙一样。知道吗?所以不合适。你说。

生22:还有这里长城有一万三千多里这么长,所以才比作长龙。而这个长廊的话只有七百多米,比作长龙,实在不恰当。

师:好,从打比方的恰当的角度来说也确实不好。你还要补充。

生23:因为他说长城在峻岭之间,因为我感觉峻岭的话感觉像山间一样。然后在这个长廊的话,是在一个颐和园,很优美的环境。所以我感觉用这种比喻的手法感觉不恰当。

师:掌声送给刚才几位同学。

师:这是公园,这是在这个崇山峻岭之间。所以虽然他们都很长,你说在一个公园里,有一条巨龙放在那里,这个公园也太吓人了,对吧?不合适。对的。

师:哎,那么你看这就是一种合适的描写,是不是?快速的轻声的也读一下。

师:好优美哦,好轻松哦,好令人心旷神怡哦。有同学说,那长城也是旅游景点,我去的时候我也心旷神怡。我要改。我要怎么改?

师:啊,你看多美啊,我可不可以这么写呢?我这样用这样的方式来描写长城的。你说。

生24:因为长城它很威严,很雄壮,所以比喻成这种很美妙的,实在不恰当。

师:还有补充吗?

生25:长城是用来防御敌人的,而不是是观赏景点。

师:它是一个防御工事,它不是老百姓普通休闲的地方啊。在一开始他建好的时候,所以用这样的方式,用那么休闲的语调去讲,真是不合适,你再来补充。

生26:因为看图片上长城巍峨耸立,但是两旁好像并没有栽满花木。师:是啊,从实际的情况来看也不是如此。好,最后请你。

生27:还有他并不是心旷神怡、神清气爽的,因为就是会感到一种威严。

师:这种感受也是不一样的。(小结)同学们,非常好,在我们刚才的学习当中,我们就知道了,我们写一个游记,要把你走过的某一个地点写清楚,要写出它的特点。甚至有的同学说我还要用一些优美的词句去描写它。这些都对。可是当你在使用一些优美的词句的时候,你首先要想一想,是不是恰当呢。对不对?如果你用的不恰当,你看写的是美的,可是一点都不恰当,让人觉得很好笑,对吧?

3)“滑”字的作用

同学们,这篇课文当中,这一类的恰当的描写还有不少呢。

师:有的时候啊只是一个字,他就用的很恰当。你看“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的像一块碧玉。”这里面有两个字,一下子就写出了昆明湖的特点。哪两个字,你说。

生28:是静和绿。

师:对呀,不仅仅用静和绿写出它的特点,还用一个“滑”字。写出了昆明湖的什么呢?这一个“滑”,写出了昆明湖的什么呢?为什么作者不说游船慢慢的在湖面上驶过,而是要说滑过。

你觉得这一个“滑”字写出什么?

生29:我觉得这个“滑”字可以突出昆明湖的静。

师:哎呦,为什么可以有这种感受呢?

生30:因为船在开的时候都是很响的。

师:嗯,发出很大的声音。

生30:他前面描写说像一面镜子,所以必须要相互映衬。所以这样。

师:有的时候船在开动的时候确实会有一些动静啊,甚至有些动静还挺响。可是因为他前面写到了静,所以后面一定要用个“滑”字来和他相呼应。这个男生是这么思考的,我觉得非常有价值。掌声送给他。

你怎么思考的,你看出了什么?

生31:我还有一点补充,因为后文中说几乎不留一点痕迹。但是如果是水过的话,那必定会卷起一些水波,但是慢慢的滑过就不一样了。水上或许真的会几乎没有一点儿波纹。

师:你是联系后文去理解这个“滑”字,太棒了,掌声送给他哦。你们太会分析了,这就叫做联系上下文理解。你再补充。

生32:我觉得用“滑”,更可以让我们体现昆明湖和这些船比较静谧的这种美。然后他这边写的话比更是让我们明白这个让昆明湖的这个比喻更深一层。

师:哎哟真的是这样啊,你看。真的已经说的非常好了。我觉得已经把老师想要说的话全都说完了。金浩南,你是现场去看过昆明湖的,你还有补充,是吗?

生33:我的补充呢,就是这里的“滑”更能体现出它的优美。这个湖景就是这样子优美的。后来稍微泛起一点波纹,但几乎不留一点痕迹。所以呢,就不能知道这的优美。

师:其实呢,我知道你是很想把这个意思表达出来的,但是呢一直没有找到特别恰当的词语或者句子来表达。所以他刚才是做了一点动作,这个用动作、用肢体语言来让老师感受到了,这确实很优美哈。

生34:我要补充金浩南的那一点,我觉得他是用小船以动衬静,然后还用了夸张的手法写出了这个湖十分平静和它的优美。

师:你解读了写作方法,是吗?从写作方法的角度,你给我们做了一个总结。掌声送给刚才几位同学,很好。

那么我们要把它读好,读的静谧一点,读得悠闲一点,准备,齐。

(学生朗读)

4)为什么作者只写颐和园的安静,只选那几处景点写

师:是啊,同学们,昆明湖、颐和园在作者的笔下是那么的静谧,那么的悠闲,那么的令人心旷神怡。可是我告诉大家,我也去过颐和园,而且我还在不同的季节去过颐和园,而且我还去过好几次。

我看到的颐和园是这个样子的,游人如织。我看到的十七拱桥上全都是密密麻麻的人。我看到是这样的。来,而且啊我还收集了颐和园的地图。

师:我要游览的话,我必须按照地图去走啊。哇!这个好大哦,你看其实有那么多的景点,但是作者却只写了这些。想一想。

为什么明明有安静的时候,也有热闹的时候,作者要去写安静。

为什么明明有那么多的景点,作者只选了这几个来写。

师:老师刚才提的是两个问题,你可以选其中的一个问题告诉我们,分享给我们你的想法和答案。你说.

生:我选择第二个问。

因为长廊、万寿山、昆明湖这些都是颐和园里最比较突出的景点,可以说是标志性景点。所以作者才选择长廊、万寿山、昆明湖这几个景点来写。

师:很好,掌声送给他。你想回答第一个问题吗?好的。

生:因为颐和园是象征着美,所以作者写安静,用安静来衬托出这个颐和园更美。

师:掌声送给他。这就是作者在选材的时候,他的匠心,他的思考。这个小姑娘,请你再来补充。

生:我想补充他说的话,从静可以看出,作者喜爱颐和园的感情。

师:是啊,谁会喜欢一个嘈杂喧闹的地方呢?哎呀,这个地方我好喜欢,我当然是喜欢他的安静,静谧,对不对?掌声送给这个女生。

师:同学们,学到现在你有哪些收获?对于游记,你有哪些收获的?对于写游记,你说一个。

生:我看了这篇游记,感觉就是移步换景。

师:哦,移步换景。多个景色,而且多个景色要用什么来连接?

生:要用过渡句来连接。

师:不要忘记写过渡句。你的收获?

生:一个地方,它可能有非常多的景点,但我们要挑出最具有特色的景点来进行介绍。

师:是的,你说呢?

生:我觉得我们可以多用一些修辞手法来写出它的美。

师:但是修辞手法必须……

生:但是修辞手法必须得用恰当。

师:很好,还有吗?你说。

生:我们要写的这一个景点,首先要把一些比喻句修辞手法,还有一些词语用得恰当,这样才让读者觉得这个景点特别美丽。

四、选择自己喜欢的景点

1)提要求

师:1.嗯,好的。这就是刚才大家的收获。那么接下来给大家一些时间。脑海里迅速的想一想,你去过的某一个景点。这个景点里肯定有好多的地方,赶紧现在就想。

2.有哪几个地方是你特别感兴趣的,印象很深的,甚至还想再去的。

3.完了以后用两句三句过渡句,把这几个景点连接起来。想,赶紧想,连接起来。

4.好,那写完了以后呢,等你的同桌也写完了,和你的同桌分享一下你为什么选择那几个点要介绍。说不定,你和你的同桌选择的这个景点是同一个景点。但是在选择里面的地点的时候呢,却选了不一样的。这个时候你们正好可以做一下分享,明白了吗?

5.记住啊,先思考,然后写几句过渡句,根据你玩的过程写几句过渡句,把你要介绍那几个点连起来。

2)生分享

师:有的同学呢,一时还想不出要写什么地方,对吧?我们先请一些已经想好的同学分享一下,比如说你想写哪里。你说。

生1:我想写迪士尼,

师:我知道了,这个是首选。确实是这样,迪士尼里面的景点太多了,对吧?好多地方的,而且你可能已经有过感受,请坐,很好。

你想写哪里?

生2:我想写上海的广福林公园。

师:这个地方,广福林遗址也是最近这几年新出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景点。你呢?

生3:我想写故宫。

师:哦,你去过北京故宫,故宫里面有好几个点可以写.很好。你呢。

生4:我想写游乐场

师:1.具体哪个游乐场呢?还没有想好不要紧,可以的,好了,就这样了。我们就先分享到这里,希望刚才同学们的一些分享能够给还没有想好哪一个景点的带来启发,开始写过渡句。

2.已经有同学写好了,非常棒啊。

3.我们再稍微等一下,然后再请一些同学来交流。好,我们来交流一下,好吧。

4.先请这位同学。

生1:我准备写迪士尼中的小矿车、雷鸣山水上漂流记和空中飞车。

师:哦。他先给我们列举出了他想要写的三个,是三个,对吧?三个地点我们来听一听他的过渡句写的怎么样,特别是去过这些地方的同学来想一想啊,是不是这样。

生1:过渡句一:首先我们来到了小矿车;过渡句二:接着我们来到了雷明山水上漂流记;三:最后我们来到了孩子们最喜欢玩的空中飞车。

师:因为迪士尼啊非常大,所以他没有办法像课文那样说,从长廊走出来,然后面前就是万寿山。他很少有这样的一个衔接,很少能够有这样的一个过渡。他直接是说我们来到了哪里,我们来到了哪里。可以的啊,我觉得是可以的。好,请你说说看。

生2:我是在书上写完的,我是按照课文内的这样子写的。

师:可以啊。

生2:过渡1:走进游乐场,第一眼就看见一个可爱的小喷泉,喷泉的水线各种各样,有的竖着,水花滴滴的;有的球式的,在晚上闪闪发光,真漂亮。过渡2:沿着喷泉小路,我们来到了水上乐园,站在岸边举目远望,有红、绿、蓝三种颜色的滑梯,与左边耸在半空中的激流勇进遥相呼应,十分的壮观。过渡3:走入水上公园,经过一座桥,来到了湖心的小岛。湖水清澈见底,两岸的柳树低垂着头,慢慢的梳起长发,真是美不胜收。两侧是百花园,花儿们即将开放,南面是猴子山,北面是游乐场,有各种各样的游乐项目呢,欢迎大家来玩哟。

师:你们想去玩吗?想去玩的。她其实已经不是简单的在写过渡句。

他已经把具体的某一部分的内容都写出来了,是不是非常好,而且呢它是仿造了课文里的过渡句的写法。掌声送给他,很不错。好,请这个女生。

生3:我写的是广富林公园。

师:好的,广富林公园啊,听了她的介绍以后,说不定这个双休日,你就可以去玩了。

生3:上海的广富林公园是一个美丽的大公园。进了广富林的大门,绕过花园,你会看到两旁的长廊。这条长廊你必须走一走,走出长廊,你会看见一个大大的喷泉。绕过喷泉,你会看见一个海底博物馆。博物馆里也有许多古代的刚挖出来的文物,很值得看一看。

师:刚挖出来的文物就可以了,不是古代刚挖出来的文物啊,我们在现在啊,所以是刚挖出来的古代文物。你也可以这么讲。来继续走。

生3:走出博物馆,你就快要回家了。但是你回家之前你会经过一一个小小的野野外公园,上面草地上有许多稻谷,你还会看见两只水牛正在耕田呢。

师:嗯,你看她也是仿造课文的写法来写的。请坐,写的非常棒,掌声送给她。

朱老师啊,直到现在还没怎么好好玩过广富林公园,听你这么一讲,我决定我还要再去好好的玩一下。因为他把里面的主要的景点都介绍清楚了。现在我要追问这个小姑娘,你为什么要推荐刚才你说的这些地点呢?

生3:我最想推荐的地点是野原公园里那两只大水牛。

师:我的意思是说,在你的过渡句里提到了一些具体的地点,你为什么要把这些地点推荐给我们呢?

生3:因为这些地点都是一些最主要的地点,而且不管你怎么走,都看见这些景点。

师:是的,这就给我们虽然还没有去过,但读了他的游记,一下子好像身临其境了。而且特别他说了,“不要忘记去看大水牛”。对于他来讲,大水牛印象最深。很好。

同学们时间关系,这节课我们先上到这里。

通过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如何去写游记,也实际操练了一下写过渡句。那么等到回到家开始写作文的时候,大家千万记得用上那些过渡句。

下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50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