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懒,父母喜欢给孩子贴标签,会
文
福林妈咪
在去年爆款动漫电影《哪吒》中,哪吒一出生就带着标签“魔丸”出生的,他一出生就被当做“魔丸”对待,父母生活在孩子会变坏的阴影之下坚持养育,百姓则直接把他当做了坏人。
即使哪吒心在善的这一面,但是当所有人都在说他恶的时候,他的想法是:我就坏给你们看!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心理变化要比影视剧里面复杂的多,而父母也不可能想看电影一样,把孩子看的那么透彻。
于是,在生活中,父母不自觉的就会给孩子贴上“坏”的标签。
父母在说的时候,可能察觉不到,但是“被说”的孩子却能够深深的感受到父母的“恶意”。
我一个同事10岁的孩子,看《哪吒》看了6、7遍,孩子对这个电影是有共鸣的。
一个网友在说到自己的“内向”时,并不是大家想象的那样,是天生如此。
他小时候跟亲戚接触的少,见面的时候不知道怎么打招呼,结果妈妈直接说“他就是太内向了”,这样的次数多了之后,他就允许自己不打招呼,因为他觉得“我是内向的”。
他被贴上了“内向”的标签之后,开始把内向当做自己的一部分。
这也就是“标签效应”:“当一个人被一种词语名称贴上标签时,他就会做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
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贴标签”的行为具有定向导向作用,会让孩子产生相应的“自我认同”。就像是孩子成长的汪洋大海中,父母给了孩子一座灯塔,尽管这座灯塔是负面的。
在《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中提到“父母如何看待孩子,不仅影响到孩子如何看到自己,也会影响到他的行为。”
当父母给孩子贴坏的标签时,孩子的行为会朝着父母认定的那个方向发展。很多父母应该也发现了这种情况:“为什么说了你这么多次,你还是这样,没长耳朵还是没长脑子啊!”
其实,并不是孩子“不听话”或者“故意反抗父母”,而是父母给孩子身上贴的标签,不断在强化孩子“坏的行为”。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不自觉的会给别人贴标签,比如说“女汉子”、“学渣”、“话唠”、“作精”,父母也会不自觉的给孩子贴标签,而且都是父母常常挂在嘴边的话:
“你怎么这么笨”;“说一句动一下,你怎么这么懒”;“他就是内向,比较害羞”;“你太挑食/粗心/犟了”;……
给孩子贴坏标签,主要是发生在孩子犯错之后,想要避免给孩子“贴标签”的行为,就要意识到一点:孩子的某个行为犯错,不要上升到孩子整个人,要做到对事不对人。
比如说,当孩子在房间里来回跑的时候,不小心碰到了桌上的杯子,杯子摔碎了。
错误的示范:妈妈十分生气,朝着孩子吼:“成天毛毛躁躁的,就不能让我省点心!”
甚至还会翻旧账:“你在家这几天,就是给我找麻烦的!今天这个杯子,明天那个瓶子,你干啥能操点心!”
这样不仅给孩子贴了标签,又没有让孩子深刻的认识到错误,等到下一次再发生这样的事情,孩子会想“反正我毛躁,反正我就是给我妈找麻烦的。”
正确的示范:妈妈十分生气,朝着孩子吼:“你把我最喜欢的被子打碎了!赶紧收拾收拾!”如果孩子年龄还小,可以说“跟妈妈一起来收拾”,让孩子帮忙拿笤帚之类的东西。
让孩子参与到打扫的行列很重要。
妈妈怒火止不住是正常的,但是发火的时候,要告诉孩子补偿方法,给孩子一个确切、可行的方法,比如说“收拾”、“打扫”、“拿零花钱赔偿”。
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光是惩罚孩子,也是让孩子内心少一些内疚。
不给孩子贴标签,是为了让孩子更好的成长。
就拿影视明星来说,很多明星被贴标签为“花瓶”、“笑星”、“小鲜肉”、“油腻”……他们都在努力的撕掉自己身上的标签。
但是贴上标签的时候很容易,撕掉的时候就十分困难,甚至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
这些明晃晃的标签撕起来尚且这么麻烦,更别提孩子已经内化到行为和思想当中的标签了,甚至有的人一辈子都没办法摆脱父母曾经贴给他的标签。
所以,在一开始,父母有意识的不给孩子贴标签,也是对孩子正面教育的一种方式。
人本身就是非常复杂的动物,不能根据某一件事情就对孩子整个人定性。
况且还是处于发展中的人,他的未来有无限可能,他的某一件事情做错了,或者在某一段时间行为让父母受不了,但是不表示他永远都是这个样子的。
父母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
当孩子做了错事的时候,父母要相信孩子的成长,相信孩子会改正错误变得更好;
在孩子某一次没有达到父母的要求时,父母也要相信孩子的能力,因为没有人做事永远是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4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