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层的能力是自驱没有主动性,被监
文丨福林妈咪
今天刷手机看到一篇文章下有位宝妈留言,她说自己家孩子从4岁开始就每天自己起床,做什么都不用爸爸妈妈催,后来上小学每天回来第一件事就是写作业,然后雷打不动的练一个小时琴。我默默地给这位宝妈点了个赞。文章下面也有很多宝妈羡慕不已,说自己家孩子每天学习都需要大人监督督促,自律性严重不足。
但我觉得,可能关键不在自律上,而在自驱上。自律是自己管住自己,孩子内心不一定想做,但是自驱是孩子自己想做一件事,能够沉浸其中,乐意做这件事。它是比自律更底层的能力,一个拥有强烈自驱力的孩子,自律性肯定不差。
美国心理学家DanielPink,在其畅销书《驱动力》中,将人的驱动力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生物性驱动力,就是想尽一切办法生存下来的动力;第二种,来自外在动机,即寻求奖励,避免惩罚的动力。第三种,就是来自内在动机的驱动力,即我们想要主导自己的人生、学习创造新事物,通过自己做得更好的内在需要。
孩子本来可以在做一道难题时体会到快乐,这个过程他的体验是纯粹的,所以是做题本身就给孩子带来动力,加上爸妈给的奖励后,这种体验变得没有那么纯粹,孩子会多很多杂念,让妈妈给买个什么样的裙子啊,怎么以前我写作业妈妈没有给我买裙子,以后如果我做的难题多我能有多少奖励啊,解题过冲中如果遇到一点小挫折,孩子想的也许会是,算了,我不写了,大不了不要奖励……
也就是说,不恰当的奖励机制,让我失去了学习积极性。
这种规律在心理学上称为“德西效应”,是指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在外在报酬和内在报酬兼得的时候,动机不但不会增强,反而会减弱,此时动机强度会变成两者之差。
这就是德西效应说的,动机强度会变为内外两种驱动力之差的原因。
要增加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只需要增加孩子的内感报酬,而不要给孩子额外增加外在报酬就可以了。
而所谓的内感报酬其实是指获得成功后的愉悦感。大脑因体验到成功而分泌了多巴胺,多巴胺能让人感到愉悦。
科学研究表明:当人类完成某项工作或克服困难,即体验成功时,大脑都会分泌多巴胺,人会产生愉悦感。为了再次“体验这种愉悦感”,大脑会自发地增强对同样行为的学习兴趣,提高相关部位的活跃度。这种倾向被称之为“强化学习”。
那如何通过具体的措施促进孩子多巴胺的分泌,提高孩子的内感报酬呢?
首先,摒弃孩子行为与外在奖励的方式
如果孩子现在已经养成,不管做什么都和爸妈谈条件谈报酬的习惯,那说明孩子已经建立了这样的认知,我做什么都是给爸妈做的,帮妈妈做家务,学习,甚至乖乖吃一顿饭……
这种情况下,一定要先让孩子知道,这些是他自己的事情,是他应该承担的责任。
当孩子不好好吃饭时,告诉他这是你的决定,你可以不吃,但是当你饿的时候需要承受这个后果。用这些吃饭、穿衣,孩子能感受到后果的方式进行几次,孩子就会慢慢知道,自己应该照顾自己。
其次,合理控制任务难度
很多时候孩子不愿意做某件事,背后确实有原因,能够找到这个原因,无意义的解决掉,必须交由孩子克服的,可以分解目标,让任务难度降低,孩子就会愿意去尝试。
这也要求父母足够了解孩子的身心发育情况,不给孩子设置超过他能力范围的目标,让孩子的积极性受到打击。
经心理学家朱迪·威利斯认为采用“阶段性小目标法”更加能够自由控制多巴胺的分泌。也就是设定小目标,再一步步达成大目标。
比如今天的作业,英语、数学、语文,每科都有作业,加起来比较多,我们可以帮孩子做出分解,刚放学的时候写数学,这20分钟我们的任务就是写5行数字“8”,这对孩子来说就简单多了。
第三,还可以利用心理暗示法,改变孩子的态度。
很多孩子经常无意中给自己消极的心理暗示:“我待会儿就能把作业做完”、“写作业就不能玩儿了”、“我最不爱写作业了”等等。
爸妈引导孩子做积极的心理暗示:“我现在就能把作业做完”、“作业对我来说太难了”、“做完作业我就可以安心的玩儿”等等。
最后,激发孩子的兴趣
提升任务本身对孩子的吸引力,是驱动孩子内在动力的根本途径。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喜欢,正是孩子动力最大的来源。
虽然学习中也有很多枯燥的练习成分,但是对新知识的渴望,以及知识本身的乐趣,却是可以为孩子带来兴奋感的。
每个知识背后都可能有故事,有道理,有神奇之处,跟孩子讲讲这些知识背后的故事,知识就不仅是无意义的东西了。前段时间买了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复习了几页之后才发现,原来自然科学如此有魅力,奥妙无穷,正准备自己先学一遍,再给孩子讲,他一定会非常喜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5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