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2块钱,这样培养孩子的孝心
文
福林妈咪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父母经常用的,让孩子妥协的方式有三种:
1、打骂孩子,让孩子怕了就好了;2、金钱诱惑,让孩子对“钱”低头。3、跟孩子讲理,不跟孩子妥协。
因为并不是所有父母都有耐心跟孩子讲理,也并不是所有父母都会那么暴力,所以方式2就用的太普遍了。
前一段时间,一个宝妈吐槽自己婆婆的教育方式:
婆婆炫耀自己的孙子爱做家务,懂得帮助大人做事,很勤劳的男孩子。
具体是怎么操作的呢?
给孩子钱。
刷碗2块钱,扫地3块钱,给爷爷奶奶留好吃的5块钱……
所以孩子把“任务”完成,下一个动作就是伸手要钱。
看到这个评论,朋友立马说自己也刚刚经历过这样的事:
侄子拿着我的一个化妆刷,我让他给我,他不给。
他爸就跟他说:“你把东西还给姑姑,我给你10块钱,快点,听话”。
于是侄子乖乖的把化妆刷还了回来。
我们常常想让孩子变得“听话”、“懂事”,但是用“金钱诱惑”的方式,可能会让我们的教育和结果越走越远。
那我们来细说一下,“金钱诱惑”会对孩子的教育有什么阻碍作用:
1、让孩子不懂得承担自己的责任
有些事情,本身就是孩子的责任。
比如说孩子做家务之类的,作为家庭中的一份子,孩子就有义务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但是很多家长在孩子还懵懂的阶段给孩子传达“你只要听话,好好学习,其他都不用管”,让孩子置身家庭之外。
到时候再用金钱诱惑,孩子哪里还知道,做家务是他本身该承担的责任呢?
所以父母要让孩子懂得,自己作为家庭一份子就有义务做家务,这才是正确的教育方式。
2、让孩子变的“向钱看齐”
“给你钱,你就……”
从孩子的角度上来看,孩子和家长就分成了两派,父母要求的事情,孩子全都认为是“为了父母做”
孩子不哭、听话、把东西交出来、学习、做家务,都要用金钱交换的话,会让孩子产生一个错觉:我只要做事,对方必须要给钱。
但是不是全世界都是孩子的父母啊,不会纵容他,这也就会导致孩子“没钱不做事”的习惯,在生活上被动性大于主动性,惰性很强,还“贪财”。
长大后,很容易因为钱,而没有底线。
那么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我们到底该如何做,才能让孩子更加“听话懂事”呢?
首先,不要用强制手段让孩子听话
父母用强制性的手段,比如说命令、打骂的方式让孩子听话,孩子行为上可能顺从了,但是在心里还是抵抗的。
比如说,父母用强制性的手段不让孩子玩手机,孩子可能当时听了,但是没有父母看管的时候,反而会出现对自己过度补偿:即使不想玩手机,也要盯着手机屏幕看。
所以,父母首先要戒掉用“打骂”、“金钱利益交换”的方式去让孩子听话的方式。
其次,父母要懂得找到根源
不让父母用“打骂”、“金钱诱惑”的方式,有些父母真的就不知道该怎么教育了。
那么父母到底该咋让孩子听话呢?
这父母要寻找孩子不听话的根源了:
比如说,孩子玩手机上瘾,让他放下他还急。
这个根源是什么呢?
可能是父母陪伴孩子少,也可能是父母用手机哄孩子养成了习惯,还有可能是孩子在现实生活中被打击的太多,也或许是孩子玩手机是在父母承诺的时间内……
总之父母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要多思考一下孩子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多往日常中想象,对症下药才是正解。
再次,孩子该好好教育一下,就要抓紧时机教育
有时候父母不要太纵容孩子。
让孩子听话不能用“打骂”的方式,但是孩子做错事,父母就一定要摆出自己的态度来。
比如上面说的,孩子拿了别人的东西,还特别嚣张的就不给。
父母尝试让孩子安静下来,让孩子知道“这个东西不是自己的,很容易弄坏”,并且让孩子知道弄坏之后的后果。
如果孩子仍旧不听,父母可以用强制性的手段让孩子道歉、改正,然后再跟孩子把道理讲明白。
孩子犯错的时候,就是父母发现孩子身上问题、教育孩子的最好时机。
父母不要怕麻烦,不要总是图省事儿,就打骂两句、给点钱诱惑一下,这种行为形成习惯之后,对孩子的主动性影响太大了。
父母要能看到孩子出现问题后,他背后的问题和需求。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4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