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沃生态优百姓富资阳市自然资源和规
幸福美丽新村
农村土地整治累计投入7.23亿元,实施项目47个,整理面积43.13万亩,18.65万人受益;以林业产业项目建设和生态建设为依托,结合大规模绿化全市行动,完成公益林管护62.49万亩,巩固退耕还林34.54万亩,退耕还林政策补助1.47万户贫困农户受益,为“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打开了新通道;修致富路、挪穷窝、兴产业,驻村帮扶让贫困村拔掉“穷根”……
近年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坚持土地整治、地灾防治、退耕还林、生态扶贫等多管齐下,配好“三剂良方”,助力全市脱贫攻坚,改变贫困村面貌,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拓展群众增收途径,不断激发群众自身的“造血”功能。
增收剂
乡村田野“大变脸”农民生活有盼头
年6月的一天,村民刘玉芳屋后发生滑坡,“轰”的一声,泥土和竹子冲进屋内。看着被毁坏的房屋,刘玉芳的心揪成一团,“家里条件本来就不好,现在连住的都没了,怎么办?”
得知情况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和雁江区丰裕镇人乐村干部联系,将刘玉芳一家转移到安全区域临时居住。同时,下拨相关政策补贴3.5万元,为刘玉芳重新选址修房子。6个月后,刘玉芳一家搬进了新房。“以前住在山脚下既不方便也不安全,每到雨季村干部都会打电话来关心。现在住进新房,睡觉踏实多了。”刘玉芳笑呵呵地说。
和刘玉芳一样生活有盼头的,还有乐至县石湍镇长沟村村民李举友。通过土地整理,李举友家过去的零散小田,变成了连片大田。稻田四周弯曲、泥泞的田埂,现在变成宽敞的机耕道,丰收季节,以前稻田里都是收割的人,现在都是机器。
“自从改田后,农忙季我们种田更轻松,水引到了田边上、机械化作业。经过改造的高标准农田省肥省药,一亩地的产能提高10%至20%。”李举友说起高标准农田带来的好处深有感触。
李举友的感受正是资阳乡村田野“大变脸”后,为群众注入“增收剂”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雁江区中和镇的明月村实施土地整理余亩,占该村耕地面积80%。因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该村先后吸引6个业主,建成了“欧式农场”“明月小龙虾基地”“明月精品果园”等6个标准化现代农业园区,带动周边村民自发种植晚熟柑橘余亩、榨菜亩、其他蔬菜余亩,养殖小龙虾余亩,形成了“山上柑橘、山脚蔬菜、田中龙虾”的立体农业产业模式。该村实现集体经济收入10万余元,全村人均纯收入从年的元,跃升至年的元。
年至今,资阳农村土地整治投入7.23亿元,实施项目47个,整理面积43.13万亩,18.65万人受益;同时,全市全面推进地质灾害隐患排查、监测预警预报、搬迁避让和应急处置准备,不断加大地灾防治项目实施力度,降低因灾致贫风险,为资阳建设幸福美丽新村、助推脱贫攻坚奠定了坚实基础。
生态剂
绿水青山成幸福“靠山”绿了乡村富了村民
近年来,我市发挥林业生态优势,将生态效益补偿、林业资源开发利用和特色产业发展与脱贫攻坚相结合,鼓励贫困农户开展林下种养殖,提高单位林地面积产出效益。发展森林旅游、森林康养等新业态,带动贫困群众发展林(农)家乐、森林人家等,走出了一条生态脱贫的路子。
年至今,我市完成公益林管护62.49万亩,巩固退耕还林成果34.54万亩,投入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等林业项目资金余万元。退耕还林政策补助受益贫困农户1.47万户,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受益贫困农户7.61万户。
与此同时,通过化“输血”为“造血”,激发群众增收致富内生动力。
全面推广“万亩林亿元钱”复合经营模式,鼓励贫困群众开展“林+药”“林+菌”“林+菜”等林下综合利用,不断增加林业产业收入。
年,资阳林业产业扶贫林项目落户雁江区丹山镇牌坊村,通过种苗补贴、森林保险、技术保障等措施,积极支持该村发展核桃经济林。牌坊村贫困户罗奇先种了2亩核桃,今年达到丰产期,亩产余斤,保守估计收入上万元。
安岳县铁福林木专业合作社与省林科院达成合作,在林下试点种植“菌中之王”羊肚菌。年,羊肚菌亩产斤以上,按鲜菌每斤68元算,每亩收益2万余元;乐至县石湍镇朝兴脱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承接造林补贴项目种植青脆李余亩,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在合作社务工人均收入余元;雁江区绿兴脱贫攻坚造林专合社承担森林抚育项目,组织贫困农户实施柏木林抚育余亩,既保证了林业项目实施,又为贫困群众找到了增收门路……
占地3.8万亩的乐至国家现代林业科技示范区里金线莲、羊肚菌、桢楠、紫薇等特色产业被精心培育着;依托花卉苗木基地打造“四季花海”,依托珍稀植物基地打造“五彩林乡”吸引周边乃至成都和重庆的游客纷至沓来;青花椒产业“产、加、销”融合发展,引进农村淘宝、青联众创等电商企业,打通线上线下营销渠道,把园区农特产品推向广阔市场。“林业+旅游”“农业+加工”的模式,激发该园区的发展活力,年园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5万元。
据悉,我市正加快“魅力柠海”“果语花香”“佛山橘海”“五彩林乡”四大乡村旅游公园建设,做强柠檬花(果)节等生态旅游节会品牌,带动贫困群众发展林(农)家乐、森林人家等52家。年,全市生态旅游人数达到余万人次,食宿、娱乐等各项收入24.05亿元。林旅融合发展拓宽了贫困群众的就业增收渠道,增添了他们致富奔小康的信心。
定心剂
对症施策治“穷根”扶贫帮扶有成效
日前,记者在安岳县文化镇三眼村见到了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派到驻该村的第一书记王显,这已是他在这片土地上开展脱贫攻坚帮扶工作的第5个年头。30多岁的王显已经有不少白发,和记者讲起村上的发展和村民家中的情况时,他如数家珍。
三眼村水泥路由年的6公里增加到现在的20公里,水泥路入户率达到95%以上;省投资土地整理项目对该村的“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目前格田整理余亩、坡改梯余亩,修建小板路余米;按照年确定的以柠檬种植为主、林下养殖为辅的产业路径,如今村上柠檬种植面积达1亩,人均种植收入达到0元,林下养殖小家禽1.2万只,人均养殖收入达到元。
“以前这个坡上全是杂草,路也不好走,没人愿意来开荒。”村民李荣一边摘菜一边说,整治后,大家都愿意来种蔬菜,也有人种柠檬。
70多岁的村民刘久福做梦都没想到,一家5口能搬出不足60平方米的房子,住进三层楼房;自己和老伴还能通过种柠檬,年收入2万余元。
“这几年我们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多亏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和帮助,让原本贫困的我们过上了幸福生活。”刘久福笑嘻嘻地告诉记者。
据了解,自年开展脱贫攻坚帮扶工作以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驻村帮扶队给予3个帮扶联系村最大支持。安岳县文化镇三眼村年顺利通过省级考核验收,成功退出贫困村序列,年被评为省级“四好村”,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到8元。安岳县朝阳镇莲洞村集体开办榨油工坊、发展贵妃枣产业园40亩,全村贫困户养殖家禽、生猪,种植柠檬,贫困户人均收入从年的元提高到现在的9元;该村年还引进了温氏集团建设年出栏生猪4头的温氏养猪场,目前正在火热建设中,预计年村集体在该项目中分红将达30万元以上。乐至回澜镇清泉寺村改造贫困户住房和卫生厕所59户,修建通村公路5.89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81盏,修改建蓄水池,种植沙树、三角梅1余株,发展庭院经济种植核桃80亩,建成余亩桑园基地,全村实现年茧款收入余万元,户均收入达0余元。
修致富路、挪穷窝、兴产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驻村帮扶队的到来,为贫困村因病施策治“穷根”,给当地群众脱贫奔小康注入了一剂“定心剂”。
来源:资阳日报
转载是一种动力分享是一种美德
动动小手点个再走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3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