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教孩子忍让,真的对吗这位妈妈的做法,

文丨福林妈咪微博上有这样一个视频:小女孩凯拉在舞台上愉快地跳舞,结果被舞台上另一个小姑娘推倒了,这个情景正好被观众席上凯拉爸爸看到。在回家的车上,凯拉爸爸问凯拉为什么被别人推倒却不反抗?凯拉的回答让爸爸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因为凯拉的回答是“你不让我反抗,你说我应该跟她和平解决。”事实上,我们中国式的教育方式亦是如此。在家里,爸爸妈妈对宝宝们的要求就是:在学校要谦虚礼让,不要惹是生非,要听学校老师的话,做一个乖巧的好宝宝。可是,爸爸妈妈说的那种情况是学校小伙伴都很和睦的时候,他们唯独没有考虑到宝宝被别的孩子欺负的状况,而宝宝又受到爸爸妈妈的教育影响,就只有选择不反抗,因为不反抗就是爸爸妈妈要求的“不惹事生非、谦虚礼让”。事实证明,爸爸妈妈对宝宝的教育方式是存在严重误区,长时间受到其他小伙伴的欺负,这会让宝宝对学校产生阴影,不仅不利于宝宝的学习,还会严重阻碍宝宝的社交。这样谦让的教育方式,也使社会上出现越来越多的校园暴力事件。女儿默默回到家跟我说:“妈妈我们班里的童童真讨厌,每次做手工都要抢我的东西,还把我折的小青蛙弄坏了,有次差点扎到我手。”小家伙倒是陈述一下事情经过又去玩了,留下我还在原地后怕:这幸好是没扎上,要是扎上了,女儿手不就废了!这件事也给了我一大提醒:我们一直教育自己的宝宝要谦虚礼让,与小伙伴和睦相处,可谁知道别人家的宝宝被教育的又是什么思想?再者说了,小朋友想法都是不按常规的,或许他本身并没有恶意,但免不了他又改变原来正确的想法生出不好的想法来,这都是很有可能的。这样看来,教给宝宝一些“生存法则”也是很有必要的。(一)给宝宝一些可行性的建议开篇提到的视频中的爸爸,他给凯拉的建议是:动手反抗,也就是简单的“以暴制暴”,不给小姑娘再次伤害自己的机会。诚然,这种很直接的方法是很有效果的,但它也是不理智的建议。默默在给我说过那件事之后,我给默默建议就是:坚定的拒绝,然后可以帮助童童做手工。接下来的几天,默默都是很开心的,因为童童夸她手工做的好,两人还成了好朋友。可行性建议需要以宝宝的具体情况为参考,同时爸爸妈妈也要听取宝宝的建议,看孩子如何解决。这不仅能锻炼孩子的处事能力,也能让孩子在不断地与小朋友的相处中处理好人际关系。(二)时刻关心宝宝在学校的情况接宝宝回到家,爸爸妈妈的第一句话不应该是“不能看电视”,而是“跟爸爸妈妈讲讲在学校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发生”,这才是爸爸妈妈真正地关心宝宝的方式。要知道,宝宝的心理健康,可比学习成绩重要多了!(三)让宝宝知道危险的存在在爸爸妈妈保护下的宝宝,都是很安全且惬意的,他们不会考虑自己是否会处在危险中,因为危险早已被爸爸妈妈解除了。这就造成宝宝在突遇危险时,不能很好的保护自己。如果爸爸妈妈直接用语言方式告诉宝宝什么是危险情况,宝宝可能无法理解。所以,爸爸妈妈要把危险情况直观的展现在宝宝面前。爸爸妈妈可以在与宝宝做亲子活动时,多组织一些有教育意义的游戏,比如地震逃生冒险、火灾逃生闯关、躲避坏人冒险等求生类模拟小游戏,来让宝宝知道在危险情况下如何自救。明智的爸爸妈妈在对宝宝教育上,从不是一味的说教式教育宝宝,他们都是以身作则,除了教育宝宝如何为人处事外,更会教育宝宝如何规避危险,保护好自己。爸爸妈妈选择好的合适的教育方式会让宝宝受益一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817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