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你生个孩子吧,卖了能挣点钱听完学
福林妈咪前些天看到一位检察院的检察官,说自己跟一个高中老师聊天时,听到了一件事,另他十分诧异。这位检察官就是北京市怀柔区检察院的郭兴华检察官,他同时担任了当地好几所学校的法制副校长。一名高中老师跟他聊天时说之前无意中听到学校两名高中生的对话,一个女孩儿对一个男孩儿说:“这几年你挺照顾我的,我也没什么能感谢你的,要不我给你生一个孩子,把孩子卖了就能挣点钱。”老师说自己听完这些话,当时就惊呆了。而郭兴华听完这件事后,也觉得十分诧异。他说:“都高中学生了,难道她不知道这是违法犯罪的事吗?”可能这是学生们的玩笑话,但这在成年人看来,确实感到不能理解。这让我也联想到之前湖北省武汉市检察院的一位检察官在中专学校给学生上法制课的时候,正在用自己办理过的一些真实案例来告诉学生们毒品给家庭和身体带来的危害和痛苦时,突然有一位坐在角落的瘦小男生很不屑地说了一句“那是因为没钱,有钱就能嗨。”当时大家的目光纷纷转向那位男生,但那位男生脸上却还露出了洋洋得意的神情。现在的孩子“脑回路”不一般,但这并不是什么搞笑的事情,而是这两个孩子不辨是非,对于事件的理解、认知、判断、抉择违背了道德标准,也许只是嘴上说说,并没有去做,但这确实体现了一个人的价值观。生活中很多情侣分手理由或夫妻离婚原因,都常提到“三观不合”。在我看来,最主要的是两人的价值观有冲突。因为价值观是人认定事物、辨别是非的一种思维或取向,这体现了人、事、物的价值或作用。就好比一对情侣,男生玩游戏觉得可以娱乐自己、放松心情,女生看来就是不务正业;女生觉得吃顿贵一点的饭是享受生活,而男生觉得吃顿贵巴巴的饭就是浪费钱。这样的两个人是走不长的。当然上面的例子列举的是生活中的琐事,这是价值观对于生活中细节的影响,当然价值观是不存在谁对谁错的,但是却分着积极和消极的。孩子一生中做的每个判断都在决定着他人生的走向。前几天看得一个新闻,一个6岁女孩儿玩耍时以外跌落,陷入昏迷,而跟他一起玩耍的同伴是他的亲戚,一个12岁,一个7岁,12岁的同伴怕6岁的女孩儿醒来跟家人告状,怕自己被责罚,所以用木板敲击女孩儿,导致女孩儿死亡。他明明可以找家里大人救下小女孩儿的,却因为怕自己被责罚而让小女孩儿永远闭上嘴,在他的心里,他根本没有意识的生命远比什么都重要,说他小不懂事儿,俨然不是构成故意杀人的理由。正是因为他的判断,导致他选择了错误的做法。而让他做出错误选择的,正是他以往的经历提醒他的,因为害怕父母的责罚,才将女孩儿击打致死。看来平日父母在他犯错时总是责罚。所以说,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在于他所处的环境,成长的氛围,这当中,影响最大的就是父母、家庭。所以要想让孩子形成积极地价值观,那就需要爸爸妈妈对他的引导。这涉及到方方面面,爸爸妈妈对孩子的影响就是潜移默化的。所以,可以通过观察孩子的行为,和处事方式,来对孩子进行引导。最基本的有8个。尊重他人、待人真诚、承担责任、讲究秩序、公平正义、宽容大度、善良友爱、团结互助。这8个就是孩子最应该具备的品质,也是孩子步入社会后最需要的品质。说起来容易,教起来难,所以爸爸妈妈要注意自己的品质才行。除此以外,价值观的形成,还会影响人的交际,决定身边的朋友是什么样的。恐怕就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根本原因。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7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