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国际马铃薯产业科技创新院在渝
5月25日,“一带一路”国际马铃薯产业发展合作论坛暨长江上游马铃薯种质创制与利用研讨会在西南大学开幕。开幕式上,“一带一路”国际马铃薯产业科技创新院正式启动建设。▲5月25日,西南大学,“一带一路”国际马铃薯产业发展合作论坛暨长江上游马铃薯种质创制与利用研讨会,宣读“一带一路”国际马铃薯产业科技创新院建设批复文件。记者张亦筑摄年,中国科协启动了“一带一路”国际科技组织合作平台建设,并委托农业农村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中国农学会负责“科创中国”“一带一路”国际农业科技创新院申报评审。经评审,“一带一路”国际马铃薯产业科技创新院成功获批。▲5月25日,西南大学向“一带一路”国际马铃薯产业科技创新院共建单位代表赠送了马铃薯病毒病快速检测试剂盒以及马铃薯种植、收获农机。记者张亦筑摄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院长吕典秋介绍,“一带一路”国际马铃薯产业科技创新院由西南大学牵头,联合国际马铃薯中心亚太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乐陵希森马铃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国家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哈萨克斯坦赛福林农业技术大学、哈萨克斯坦夏洛彼公司、埃及开罗大学、斯里兰卡农业部农业研究中心、蒙古国生命科学大学、巴基斯坦拉合尔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国际组织和企业共同建设,旨在通过学术交流、联合攻关、科学普及、人才流动、技术转移等多层次合作,服务“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农业产业提质增效。▲5月25日,西南大学,“一带一路”国际马铃薯产业发展合作论坛暨长江上游马铃薯种质创制与利用研讨会,“一带一路”国际马铃薯产业科技创新院共建单位签署合作协议。记者张亦筑摄“实际上,西南大学近年来已经与哈萨克斯坦、埃及等国家的一些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了密切合作,在马铃薯品种选育、种薯检测技术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他表示,依托科技创新院这一平台,各单位还将进一步开展马铃薯品种选育和种质创制联合攻关,马铃薯产业关键环节适用技术成果推广,以及马铃薯现代化种植示范基地建设等,把该科技创新院建成重要的“一带一路”农业科技研发平台和协同创新基地。▲5月25日,西南大学,“一带一路”国际马铃薯产业发展合作论坛暨长江上游马铃薯种质创制与利用研讨会,现场发布“一带一路”国际马铃薯种质资源库共建共享倡议书。记者张亦筑摄“中国是世界上马铃薯生产第一大国,拥有庞大的科研队伍。马铃薯也是哈萨克斯坦的重要粮食作物,我们在马铃薯种植创制、育种、种薯质量检测、病害研究等方面有深入合作的意愿。”哈萨克斯坦赛福林农业技术大学教授VadimKhassanov说,希望借助该科技创新院的平台,与中国的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开展更广泛的科技合作与交流。▲5月25日,西南大学,“一带一路”国际马铃薯产业发展合作论坛暨长江上游马铃薯种质创制与利用研讨会,工作人员展示西南大学研制的马铃薯病毒病快速检测试剂盒。记者张亦筑摄国际马铃薯中心亚太中心首席专家PhilipJamesKear表示,国际马铃薯中心(CIP)一直致力于提高马铃薯和甘薯的生产水平,维护全球粮食安全,并推动可持续农业的相关实践,希望通过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国际合作等,应对当前马铃薯产业面临的挑战,“希望各个国家的相关人士能积极探索合作的途径,利用丰富的知识资源、专业背景和创新能力,采取多学科交叉合作的方式,克服挑战,共同创造马铃薯产业的未来。”开幕式上,“一带一路”国际马铃薯产业科技创新院共建单位进行了合作签约,现场还发布了“一带一路”国际马铃薯种质资源库共建共享倡议书。▲5月25日,西南大学,“一带一路”国际马铃薯产业发展合作论坛暨长江上游马铃薯种质创制与利用研讨会,现场展示了多种马铃薯品种。记者张亦筑摄此外,西南大学还向“一带一路”国际马铃薯产业科技创新院共建单位代表赠送了马铃薯病毒病快速检测试剂盒,以及马铃薯种植、收获农机。据悉,本次会议为期4天,由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农业农村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重庆市科学技术局联合指导,西南大学主办。当天,与会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还就马铃薯产业状况、最新研究成果、企业发展情况及“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合作情况进行了探讨。
上一篇文章: Delafield苏木素番红植物组织染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74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