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6个特征,涵盖了太多父母这

白癜风有遗传性吗 http://m.39.net/disease/a_6192225.html

文丨福林妈咪

在网上看到一位博主犀利总结了“低层次父母的6个特征”,听完以后,发现这6个特征,涵盖了我们大部分父母:

1.不善于倾听,不管孩子说啥,他说他的,你说你的;

2.孩子有问题请教,上来就是批评孩子笨,而不是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3.自己不高兴了,孩子在旁边动一下都嫌孩子烦;

4,不自律,却总是对孩子要求很高;

5.总拿孩子跟别人比,希望孩子给自己长面子;

6.总是窥探孩子的隐私,想了解孩子,不是去陪伴或者真诚交流,而是逼问孩子;

……

说是低层次,这话可能有点过了,做父母没有高低之分,只能说有的父母在凭着自己的本能和情绪来教育孩子,结果就出现了这些特征。

而对自己有要求、一直在努力提升自己分数的父母,愿意去改变,他就能更深刻地理解父母这个角色的含义,更能窥见做父母的更高层次境界。

放下你为孩子画好的人生蓝图,让他们有能力看见自己。

你要接纳并珍惜你看见的一切。

这不就是每个人最深层的渴望吗?一种被接纳和被理解的感受。

你要让孩子有安全感,一种以信任作为基础,「从身体」由衷感到情绪安全。

孩子之所以有这种信任感,是因为知道你站在他那一边,相信你会「理解」他们和他们的感受,也相信你会温柔承接他们的情绪、脆弱和困惑,以及你自己心里的弱点,不会随便对他们强硬。如果孩子对你没有安全感,恐怕也无法从其他人身上获得,因为他们会觉得自己不值得。

接纳孩子原本的样子,透过单纯的陪伴,让他们明白你的接纳。

记住了,你跟孩子的互动影响深远,包括孩子对自己的观感,孩子觉得自己值不值得爱,以及孩子未来关系的模板。当孩子愿意展现脆弱、受伤和弱点,把自己的心掏出来,交到父母的手上,这是多么难得的事。

如果你可以放下念头、规矩和焦虑,不去管孩子应该怎么样,孩子的未来应该怎么过,或者父母的生活应该过得多舒服,只是单纯跟孩子处在当下,你会发现你跟孩子的连结有多么充实美好。

试着挑战你不自觉对自己、孩子和世界的要求。

世上并没有哪一条宇宙法则,规定你和孩子要条理分明、亲切、负责、完美、守时之类的。

这些都是左脑想出来的,如果非要做到不可,只会徒增双方的评价、压力、负面情绪和气愤,例如:用左脑的方式展现慈爱,急着说话给建议,孩子也只是迫于左脑和规则,硬是表现出亲切的样子。

有时候,就算孩子有意展现亲切,但就是亲切不起来,比方有人遭受不公平对待,孩子知道是某人做的,就会想跟那个人争辩,说一些伤人的话。

你可能对孩子的行为有所期待,希望让自己舒服、安心、稳定或者有间接的自我成就感,但你当然可以无视孩子的个性,鼓励他们活出你重视的价值,但千万不要把孩子规定得死死的。

确实,完全让孩子们释放天性肯定会犯错。

所以当孩子犯错时,我们应对的方式真的很重要。因为我们的态度,将决定孩子怎么看待犯错的自己。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用责备、处罚等方式教养,却没有任何正向的支持与鼓励,孩子将永远无法找到勇气去面对与承认自己的失败。

透过很多温柔正向的言语和孩子连结,让孩子了解犯错并不可怕,孩子犯错时我们愿意和她一起面对、一起想办法。

孩子必须敢在你面前展现自我,不用害怕跟你失去联结。

当你听他们说话或看他们做事,开始陷入纠正、自我本位、评价或焦虑的时候,你和孩子就会失去连结。

为了跟孩子深度连结,你必须软化自己的态度,包括你的心、你的心智、你的规则和不安。就算孩子毫无保留地表达自我,也不会担心被你评价或羞辱。

父母都会担心孩子,大概是教养的责任很大吧,但仍要控制好自己的忧心,因为你的担忧最后也会变成孩子的忧心。

给孩子自由的空间去成长,别期许他们一下子就做到最好。

让孩子学会接纳自己的现状,同时透过反思和持续努力来改变自己,每个人的头脑都有可塑性,都是可以雕塑的。

做起来不容易,但是先调节好情绪,培养慈悲心和正念,绝对会有帮助。

孩子不是父母的“情绪垃圾桶”,高层次父母,往往会控制自己情绪

“领头羊式父母”和“牧羊犬式父母”,你是哪一种?自测做调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320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