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康熙对鳌拜擒而不杀的真相,竟涉及到
康熙皇帝作为清朝最圣明的君主之一可谓是声名在外,关于康熙大帝的影视作品、演义小说也是层出不穷,而对于康熙一生中最重要的几件事莫过于智擒鳌拜、平定三藩、蒙古、台湾。可以说康熙皇帝传奇的一生就是从智擒鳌拜开始,如果没有智擒鳌拜,可能康熙的人生就是完全不同的样子,但是智擒鳌拜之后康熙皇帝并没有选择直接杀了鳌拜而是将其囚禁了起来,这一决定也引起了很多人的费解。
?
其实不仅是现在很多人都不了解康熙皇帝为什么对鳌拜网开一面,就连当时的满清重臣们对康熙不杀鳌拜的决定也是议论纷纷,很多人都认为斩草除根对于鳌拜这样的权臣一旦倒台没有那个朝代是不杀的。同时现在有人说杀了鳌拜会引发大规模叛乱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鳌拜当时虽然权倾朝野但是并没有达到一手遮天的地步,并且鳌拜手中的兵马虽然多但是多是跟随皇太极打天下的老将,拥护鳌拜是一回事鳌拜死后起兵造反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
实际上按照康熙的说法,他是感念鳌拜对大清的功劳才饶了鳌拜一命,其实这可以算上一句不是真话的真话,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康熙皇帝明面上是感谢鳌拜的战功实际上感谢的却是鳌拜的拥护之功,如果不是鳌拜当年的选择很有可能世界上就不会有什么康熙皇帝了。然而因为那一段历史涉及到了清朝皇室数代人的隐秘,康熙皇帝即使心存感激也无法真正说出口的。
?
故事要从皇太极时期开始说起,众所周知在皇太极是满清第一位真正意义上入关的皇帝,皇太极死后多尔衮权倾朝野甚至一度有称帝篡位的野心,但是多尔衮最终没有选择篡位称帝而他死后也是被鞭尸泄恨。其实研究满清早期的历史不能以后来汉族的价值观来衡量,女真族自古以来便奉行着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阻止多尔衮篡位的也根本不是所谓的天下唾骂(努尔哈赤时期背叛几乎就是当时女真权力斗争的主题)。
?
真正阻止多尔衮背叛的其实是真刀真枪的实力,当时虽然多尔衮得到了八旗中正白旗和镶白旗的支持,但是当时多尔衮的主要竞争对手皇太子的大皇子豪格也是自有一帮大臣支持,另外掌握两红旗的代善家族则选择了中立,此时豪格手下的两黄旗就变得很重要了。正是在豪格进退两难的时候镶黄旗护军统领鳌拜联合两黄旗其他大臣索尼、谭泰等八人会集于豪格府邸共同盟誓拥护豪格,才让豪格有了和多尔衮抗衡的实力。
?
因为满清早期崇尚勇士,豪格和鳌拜在当时都是军功赫赫的人物,二人的联合也让多尔衮十分为难,最终在相互妥协之下才有了福林登基,两亲王主政的局面。后来多尔衮专权,也正是鳌拜的维护才让多尔衮心存忌惮迟迟不敢兵变逼宫,虽然后来鳌拜功高震主恃才自傲取代了多尔衮的地位,但是鳌拜却始终没有想过要弑君篡位,反而正是因为鳌拜的支持才让年轻的满清皇朝度过了初期最困难的时期,也才有了后来的康乾盛世,但是因为这其中涉及到了许许多多牵扯满清皇族数代人的隐秘纠葛,康熙皇帝只能以有功于满清的理由饶了鳌拜一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