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死后,豪格怎么会同意多尔衮当摄政王

北京医治湿疹医院 http://m.39.net/pf/a_8890894.html

豪格不是不争不抢,而是不会争、不会抢。我们看看豪格的成长历程。豪格是皇太极的长子。豪格出生的时候正是女真族处于上升阶段的时期。所以豪格的成长环境是非常优越的,在一个富贵人家里长大的豪格并没有染上纨绔子弟的毛病,反而十分的勇悍好战,而且他很早就跟随他的父亲皇太极征战,先后出征蒙古董夔、察哈尔、鄂尔多斯等部,颇有战功,被祖父努尔哈赤封为贝勒。天命十一年(明天启六年,年),豪格参与了征讨蒙古扎鲁特部的战役,此战中豪格表现突出,亲手杀了扎鲁特部的贝勒鄂斋图。此时的豪格才17岁。这么早就已经是个屡立战功的大将了。

可见他是非常勇武的人。但是,这也说明他的一些不足,毕竟要成为一个冲锋陷阵,斩将搴旗的将军是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训练的。将军上阵面对的都是训练有素的敌人,如果自己不进行长期刻苦的训练是无法战胜这些敌人的。所以,豪格的童年和少年的大量时间肯定都被用来练习骑射了,那么他可以用来学习文化的时间就很有限,所以这就造成了他的一个大缺陷——勇武有余,文化不足。皇太极死后没有指定继承人,这给了豪格一个绝好的机会,他是皇太极的长子又是战功赫赫的大将,还是镶蓝旗的旗主。这些有利条件为他夺取皇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正黄旗和镶黄旗也愿意支持他上位,因为皇太极是这两个旗的旗主,如果皇太极的后代继承皇位这两旗的尊贵地位保持不变,在满洲八旗中有上三旗和下五旗的说法,正黄旗、镶黄旗和正白旗是上三旗,其余的五个旗是下五旗。

一旦皇太极的皇位被别人夺走,正黄旗和镶黄旗的地位就不保。正白旗的旗主是多尔衮。在这样的形势面前,很多后金政权的老将和朝廷重臣比如鳌拜、索尼、图赖、巩阿岱、塔瞻、锡翰、谭泰等都支持豪格继承皇位。但是,女真族的继承制度是很不规范的,历来都是靠实力解决问题,在皇太极没有指定继承人的情况下可以父死子继,也可以兄终弟及。所以多尔衮也依仗着自己的实力参与到夺取皇位的斗争中。豪格和多尔衮的实力不相上下,一旦为争夺皇位火并的话,后果不堪设想。当时的战略形势对女真族而言是关键时刻。明朝军队一面镇压农民起义,一面抵抗女真族的进攻,显得力不从心,眼看就要被打败了。

女真族的后金政权认为此时必须加强内部团结,如果发生争夺皇位的内部火并,必然会给明朝全力镇压农民起义提供机会,一旦明朝镇压了农民起义,恢复元气,再反戈一击,那么后金政权就非常危险了。在这样的形势面前,后金政权内部争夺皇位继承人的斗争被有效控制了。没有发生豪格和多尔衮的武斗。但是,多尔衮与豪格的斗争日趋激烈,很难保证不出现武斗。为了保持后金的国运,两黄旗的大臣带剑上殿要求立皇太极的儿子为皇帝。于是后金朝廷提出了一个让皇太极的另一个儿子福临继位的建议。这个建议是豪格和多尔衮都能接受的。这个建议得到了两黄旗的支持,因为福林即位,皇位还在皇太极一脉,两黄旗的地位不会下降。

这一个计策瓦解了豪格和两黄旗的联盟。豪格失去了两黄旗的支持,自身的能力又不足以驾驭形势,豪格也就失去了登基称帝的机会。这给了多尔衮一个有利机会,于是福林被推举为皇位继承人。这还不算,到这个时候,事情还有希望,但是豪格却离席而去,没有继续参加会议。代善在会议上提出福临年幼要设立摄政王大臣的建议,结果多尔衮和济尔哈朗成了摄政王大臣。到这个时候事情也就清楚了,多尔衮当摄政王不是豪格不争不抢,而是他没有这个头脑,没有这个能力争抢。到这个时候,豪格已经没有任何希望了。豪格由于读书少,没有智谋,在关键时刻不能洞察全局,所以失去了皇位继承人的机会。

这时候,他就成了多尔衮要整肃的对手了。清军入关之后,多尔衮派豪格前往四川镇压张献忠。多尔衮趁此机会在朝廷中上下其手,整肃了代善,成了唯一的摄政王。豪格镇压张献忠之后班师回京,不久就遭陷害下狱,很快死于狱中。在特殊的历史时期,豪格和多尔衮争夺皇位继承权的斗争受到内外各种因素的牵制,所以没有激化成后金政权内部的武装冲突,但是由于豪格的文化水平低,缺谋少智,不能在历史的关键时刻做出决断,反而被多尔衮一次次的算计,最后成了一个背负罪名死于狱中的罪犯。这个结局让人唏嘘。传说豪格出生后,皇太极为他取名,女真族给婴儿取名是根据长相取得,皇太极看豪格的耳垂比较小就给他取了个豪格的名字意思是小耳垂,这个小耳垂的人真的福薄命苦。

多尔衮的意思是獾子。獾子吃了小耳垂。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1652.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