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林长篇小说荒魂连载一

荒魂(一)

王福林

“由你小子还想反天啦!”

王云月冲儿子咆哮时,脸胀得发紫,嘴唇抖得忽抽。

“大,除了桂花,我谁也不要:”大虎木然地站在凶神恶煞的父亲面前,说出他心里话。

“你,你气死我啦!”王云月手指鼻子冲儿子吼:“邻村上下,乌加河畔那么多好闺女,你咋偏就号上个她?”

大虎顶撞道:“她咋啦?村里人谁不夸她好?乌加河畔还有哪家闺女比她强?”你过去总说她好,可如今……我记的前几年你和她大常在一起喝酒,好得象亲见弟。大,你俩发生甚事了?”

“不要问,这没你的事!”王云月最怕儿子追问这事,他心里发虚,怒气也收敛了许多。儿子大虎问到点子上,抑或说捅到了他的心病上。他禁不住黯然神伤,像泄了气的皮球,软沓沓地坐回到炕楞上,从后脖领里揪出尺把长的旱烟袋,拧了锅烟叶,四下寻视着洋火,可他咋也看不见洋火在哪儿。大虎伸手从锅台圪唠里抓过洋火盒,走过去,“嚓”.下,火苗蹿动起来,伸到了那颗铜烟锅前,微弱的火光映红了那张黝黑的脸膛,王云月斜了儿子一眼,低头凑过去叭叽两个嘴巴,燃着了烟,狠吸几口,吐出的浓白烟雾萦绕在头顶。他握烟袋的右手颤动,那只断至根的食指光秃秃地格外显眼。儿子的问话勾起他许多心事,搅得他心乱如麻。他把烟锅从右手倒给左手,然后举起右手来看,看着那只断指发呆,心酸的往事便从心底涌起。

“大,我也不小了,你有甚事不能总瞒着我呀?”大虎也在端详他大那只断食指。他似乎多次追问过这事,他大不给他说破真情,断指一直是他心中的谜,猜是猜不透的,尽管他胡思乱想地请过许多。

“我甚事瞒你啦?”王云月有些老羞,但发不起怒来。

“我觉得你和桂花他们家闹过事儿,要么咋就突然问不来往了?”大虎总往他大的心病上捅,可他又小知他大心病害在甚地方。

“你胡说!’王云月双眼睁得彻彻儿的。

为儿子的婚事,王云月费尽了心机,这已经是第五次和大虎吵闹了。他不想让大虎娶桂花,甚原因他心明如镜,但从不对儿子讲,儿子蒙在葫芦里自然要和他闹别扭。

民国九年,王云月带着新婚不久的妻子,从山西忻州逃荒来到后大套,经过许多周折,才在乌加河畔的二圪旦湾安家落户。二圪旦湾连王云月在内才三户人家,座落在乌加河南岸的沙湾中。王云月靠给河对岸蒙古圪梁的牧主金巴放马养家糊口。大虎就生在二圪旦湾。大虎四岁时,他妈因患霍乱撒手西去,丢下了他和两岁的妹妹小秀,和他大一起苦度日月。小秀太小,王云月怕她意外夭折,便狠下心将她送给山里一家牧民当了童养媳。此后,王云月父子俩相依为命,生活艰辛自不必细提。大虎十岁就接过了他大手中的套马杆,当上了乌加河畔年龄最小的牧马人,大虎在马背上长大,和牧民们学会一口流利的蒙古话,到十七岁这年,他已出脱得魁梧强悍,古铜包的脸膛上宵两道剑爝直插两额,眼稍细而微微上翅,俨然出脱成一位蒙古汉子。

河套有句俗话叫:“男人十五夺父子。”说的是男人十五岁便可娶妻生子,这是乡俗。

大虎十五岁那年,王云月忙着给他说媳妇儿,托媒人提说过好几个,大虎一个也不从。王云月原打算包办,和大虎一说,大虎眼一瞪,吼道:“你要包办了,我就当兵去,到了三十五军一辈子也不回家!”他说得出也做得出。王云月叫苦连天,只好等待时机。

大虎顶撞他大是有缘由的。从他接过他大的套巴杆那天起,便结识了牧羊女桂花,桂花也是穷苦人家的孩子,为挣口饭吃顶替残废的父亲放羊。大虎和桂花亲如兄妹,乌加河畔,芨芨滩上,芦苇丛中以及红柳林和寸草滩上,到处可以看到他俩相行作伴的身影。乌加河畔的人们都说这是天生的一对儿,尽管那时他俩还不到成婚的年龄。王云月当然早已看到眼里,可他咋也不同意这码亲事,就这么拖下来,一拖就两年。

说起来王云月也有他的苦衷,他与桂花妈有段让人揪心的故事。桂花家住在乌加河北岸、蒙古圪梁的村前.她大也曾是金巴的一名出包的牧马人,和王云月来往甚密,两人常在一起厮滚,喝酒、棒跤、赛马,哪样也不相上下,久而久之,俩人情同手足,如亲兄弟一般。桂花大名叫司不浪,比王云月大一岁,王云月唤他不浪哥。王云月老婆病逝后,王云月活得苦闷,一苦闷就往司不浪家钻。桂花妈就为男人和王云月弄些个下酒菜让他们喝酒解闷。他们喝酒习惯是受了蒙古人的影响。后套有句歇后语,说:“骆驼见了柳,蒙人见了酒——不要命了。”指蒙古人嗜酒如命。因长期泡在紫古人群中,难免被同化。有一年金巴在山里买了一群野葫芦马,让王云月和司不浪随他进山往回赶。去时三匹骑乘,回来半道土司不浪的坐骑窝了蹄腕,只得从生葫芦马中套一匹供他骑。司不浪选中一匹枣骝儿马,用套马杆费了好大劲儿才套住,往上戴笼头时,谁知那儿马性烈,一声嘶鸣腾空跃起,把司不浪毫不费劲儿地吊到半空。司不浪刚落地,那儿马转身就是一蹶子,碗口大马蹄闪电般地踢中司不浪的裤裆,他当场昏死过去。

(本文图片由内蒙古摄影家协会贺广生老师提供)本期编辑李洁

平台其他原创文章链接

父亲,就是故乡的老屋

现实版的红高粱——二羊倌老汉和疙蛋奶奶的爱情

拉着骆驼去北京(一)

拉着骆驼去北京(二)

作者简介王福林,年生于内蒙古五原县塔尔湖镇,当过农民,教过书,八十年代进县城当过包工头。年参加工作,并在鲁迅文学院进修,年底任五原文联创作员,年就读于内蒙古师范大学中文系文学创作研究班,毕业后留任《文学与世界》副主编,后又调入《草原》编辑部任小说组组长,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主要文学作品有:中篇小说《良心楼》;长篇小说《荒魂》《河魂》《村魂》《凡尘》《少年吕布在五原》等十部作品。其中中篇小说《良心楼》获内蒙古“索龙嘎”文学奖;长篇小说《荒魂》改编成电视连续剧《五原烽火》,在中央2台播映。近年创作百万字的力作《女人的青春岁月》和《吕布》在网站连载,受到瞩目。退休后创作网络小说《土作家》《人生》约万字。正在中国作家网连载。

柴米油盐百姓事,锅碗瓢盆皆文章。请长按以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111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