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压能力与孩子成长之间的关系不反抗不

文丨福林妈咪对于孩子的家长来说,我们几乎都在考虑一个问题:该不该给孩子压力。对于成年人来说,压力是我们前行的动力,是推动我们进步的重要因素。对于孩子来说也是如此?夏琳的儿子今年刚满五岁,为了让孩子不输给别人,夏琳给儿子报了很多兴趣班,钢琴、现代舞、跆拳道等等。一到周末或者假期,孩子就感到头疼,因为这比平常上学的时间还要紧张。早上七点到九点跆拳道,九点半到十二点钢琴,中午休息两个小时,下午三点到六点就是现代舞。好不容易等到了晚上,七点到八点之间,他还要去写字班练习硬笔书法。对于这件事,夏琳是这么说的:“我也知道孩子压力大,可现实这么残酷,这点抗压能力都没有以后怎么有出息?”跟很多家长的想法一样,夏琳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有出息。的确,多一种生存技能对孩子的未来的确很有帮助。然而,在此之前我们需要意识到这样几个问题:1.压力多大才叫合适?对于孩子来说,毫无争议的是:孩子的抗压能力没有成年人那么强,甚至极度脆弱。作为家长我们也很清楚,合适的压力能给孩子的成长带来动力,过大的压力则会彻底压垮孩子。对于压力程度的考虑,多大的压力才算合适?每个家长对于这个问题都有自己的考虑,而且我们通常会这样认为:当孩子没有被压力压垮的时候,说明我们的压力是合适的。正是因为这种心态的指引,我们给孩子的压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大。2.压力成长是孩子唯一的成长方式?其实这也是东西方文化差异的本质区别。西方观念认为:自由是孩子成长的前提,自由引发的自我成长,是孩子成长的根本动力。而东方观念认为:孩子成长需要家长的干预,约束和指导,才能引领孩子向健康有效的方向发展。然而,即便作为中国人,我们认为孩子的成长需要干预,但压力式的成长方式也并非孩子成长的唯一方式。指导、指引……同样也是孩子成长的方式。其实我们可以发现,压力式成长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和误区。当我们想要通过给孩子加大压力来锻炼孩子的抗压能力时,其实我们心里已经产生了:“孩子没有被打倒,说明压力不够,再来一点”的思维怪圈。就像夏琳那样,儿子的所有假期都在各种兴趣班、辅导班的强大压力下度过,孩子虽然行为上没有表现出反抗,但夏琳也并不知道“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在什么时候会突然发现。从孩子的心理分析上看,面对压力,孩子自然会出现两种状态:在压力中寻找到成长的动力,突破压力获得成长。被压力打败,承受心理挫折的同时,失去挑战压力的勇气。我们可以发现,压力对孩子的成长的确有很大的帮助作用。运用得当,压力就是孩子成长的动力。那么,该如何运用压力帮助孩子健康成长?问题的核心在于:不反抗不成长。1.抗压能力很重要,反抗压力的能力也很重要通常情况下,我们更加注重对孩子抗压能力的培养。当孩子出现反抗情绪和行为的时候,我们往往会选择说服孩子甚至以威胁的手段强迫孩子接受压力。其实这种做法是恨不恰当的。对于孩子来说,面对压力,孩子首先会有自己逻辑上的判断。压力太大了或者影响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了,孩子就会表达反抗的情绪。这种反抗压力的能力其实也尤为重要。就像夏琳的儿子那样,面对妈妈的各种安排,孩子没有任何反抗的行为,全部接受。这就导致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夏琳不知道孩子的压力极限在哪,孩子也处于随时“崩溃”的危险边缘。2.正确立即抗压心理导致的反抗情绪举个很简单的例子,爸爸要求孩子每天早上五点半起床晨跑三十分钟。首先,孩子不能睡懒觉了,孩子可能困得厉害,于是心理上孩子是反抗的、拒绝的,对于孩子来说这是普遍的。当然,家长们也需要正确的理解这种反抗情绪,不要盲目的威胁、胁迫孩子。要知道,当孩子从心理上接受了我们的锻炼方式,那么孩子将找到其他解决问题的方式。比如,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在压力中获得成长的机会,其实就是一种抗压能力的体现。当然,我们需要正确的理解抗压能力,反抗情绪是必然的,反抗压力也是必然的。我们需要从孩子的回应中找到适合孩子的压力程度,才能最终帮助孩子健康的成长。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75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