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还做着考名校的梦父母盲目
文
福林妈咪
这是听一个高中老师说的“八卦”,是我家附近一所重点高中发生的事:
这所高中管理非常严格,在课堂上没收的手机会被老师直接扔到楼下的那种。
一个男生在升了高中之后,就开始频繁的逃学。老师怕有闪失,就要求家长要么来陪读,要么把这孩子带回家教育一段时间。
于是男生的父亲就开始了陪读时光。
男生是一个十分沉默的孩子,跟周围的人也甚少说话,总是在低头学习。老师说他是一个非常努力、聪明的孩子。
当初是凭能力考上的这所高中,说明这孩子也挺勤奋好学,脑子也不笨。
老师也感慨说,这孩子心态不好,一次没考好,就崩溃了。晚上老师查寝的时候,没收了他好几个手电筒,成绩反而越来越差(有很多学生在学校熄灯之后,拿手电筒继续学,但学校不允许)。
在高一快结束的时候,男生却开始逃学,成绩快速滑落。
所有人都能看出,这孩子的心态出问题了。这孩子的父亲也看出来了,他也在努力改变,但是做法却相当无奈。
这位父亲每天都会买一箱冰棍儿,给班里的孩子每人发一个,让别的孩子跟自己家孩子多说说话,多跟自己的孩子玩儿,让孩子解开心结。
这位父亲的做法,没有什么效果,却还是一直在发冰棍。
也许会有人觉得,这是人家有钱。
其实,这位父亲也只是普普通通的在外打工的工人,家庭并不富裕。可为了儿子的学习,不得不每天坐在教室外,等自己的孩子上下学。
在孩子上课的时候,这位父亲也会跟其他人聊天,说自己的孩子学习很好的。他从小就学习好,这成绩肯定能考一个很不错的学校,就是这孩子不爱说话……
在老师讲这件事的时候,我们能体会到父亲“望子成龙”的心情,他放弃自己的工作,就为了守在孩子的教室外,让孩子好好坐在教师里。
但是父亲的做法,并没有什么效果。这孩子心理压力很大,大到想要放弃,父亲没有帮助孩子走出这个困境,反而用“陪读”给孩子心里又加了一把锁。
在这位父亲的“陪读”下,男生的成绩从入校的年级前50,落到了年级多,差不多就倒数的那几个了。
有人说,世界上最可悲的是,父母这个职业,不需要培训就能上岗。
确实是,不恰当的教育方式,走到如上地步,孩子、父母都会很痛苦。不仅痛苦,还很无助,不知道该怎么办。
每个家庭中,对孩子的教育方式都不一样。但是这些“坑”,我们身为父母,能不踩就不踩,尽量给孩子一个健全的人格。
1、不要把自己的希望全部压在孩子身上
父母常常把所有的希望压在孩子身上,特别是没有高学历的人。他们体会过没有文化、学历的痛苦,所以在孩子的学习上,能逼一把,就逼一把。
甚至常常教育孩子:你看看我现在这么辛苦,我一点都不后悔!只要你能考个好成绩,将来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
但是却忽略了孩子的感受。
在孩子在学习感到吃力的时候,想帮孩子,可不当的方式,却让动力变成了压力。
所以,如果孩子已经很努力了,作为父母要相信他们的自控能力,不能给动力,也不要再给压力了。
2、常常跟孩子交流一下
通常父亲沉默寡言,母亲比较唠叨,好像母亲比较能跟孩子说的通话。
其实,父亲跟孩子的沟通,反而能让孩子不再沉溺于负面情绪,快速打起精神。
所以,父亲不要总是羞于开口,多跟孩子谈谈心,了解一下孩子的状况。这样才能用有效的方式,让孩子走出困境。
而不是像上面的父子,孩子的问题是内因,父亲却企图用外因影响孩子。这种无用功很可悲。
让孩子健健康康、快快乐乐的长大,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在教育的途中父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可无论遇到什么问题,站在和孩子一样的高度、了解孩子的内心感受,都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4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