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绿成金,三明绘就生态富民新画卷
追寻总书记足迹践行生态文明思想
地处武夷山南麓、闽江源头的三明,是中央苏区核心区、中央红军长征四个出发地之一。在闽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曾先后11次到三明市调研,为三明发展绘就蓝图、指明方向。
“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山区要画好‘山水画’,做好山水田文章。”年4月11日,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三明市将乐县高唐镇常口村调研时说。同年,习近平在沙县调研时指出:“沙县是林业大县,除了要一个林业生态效益以外,还应该要林业经济效益,真正把林业当作产业来办。”沙县的林权改革,成为习近平“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论断的生动实践。
今年3月23日,第12次到福建三明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沙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了解深化林权制度改革情况。林权证、林地经营权证、承包权证和流转的经营权证,四张证件摆在桌上,总书记仔细翻阅、深思。它们是当地跨越近20年、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历史见证。
三明是全国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地市之一。然而,受制于旧有林业政策僵化、山林产权不清晰等,满目青山被老百姓称作“不开门的绿色银行”。
想要守护好绿水青山就要让农民参与进来,让老百姓得到利益。年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多次深入林区开展调研,亲自主导、亲自推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明确要求“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那样从山下转向山上”。自此,福建在全国率先开展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在沙县富口镇白溪口村,全村拥有林地面积1.97万亩。多年来,“靠山吃山”的日子,将一些村民困在山林,更让不少村民外出谋生。乘着“林改”的东风,该村将村集体经营的1.6万亩山场分林到户,实现“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林农的积极性提高了,但新的问题又随之而来,不少林农为没钱经营犯了难。
年起,三明再次探索,在全国率先推出林业金融改革,首创林权“按揭贷”“福林贷”等金融产品。年,三明在全国率先开展林票制度改革试点。进入新时代,三明从“承包经营权”分离到林地“变现”、再到“林票制度改革”,实现了“林权变股权、资源变资本、集体经济变股份经济”。
“按村民所占份额,向本村村民发行林票到户到人,建立实名登记制度。林票可继承、可交易、可流通、可变现、可质押融资。”白溪口村村民、林业大户杨孙忠说。此举让集体林变成村民的“绿色银行”,林票变成了“绿色信用卡”。
眼下,三明新一轮改革已经启动,推进林产品交易机制改革、设立全国林票交易中心、建设林业数字交易中心等。杨孙忠是新一轮林改的受益者,从自家的“绿色银行”里提款——不久前,他用林票获得兴业银行沙县支行13万抵押贷款,用于购买苗木、扩大生产。这是全国首笔林票抵押贷。“由于林木生长期长,导致我们林农融资难、资金紧张。有了林票,银行能给林农信贷支持,手上的资源盘活了,资金也宽裕了。”杨孙忠说。
通过以“改”解题,点绿成“金”,打通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白溪口村相继组建了“全国林业专业合作社示范社”金楠种植专业合作社、沁园家庭林场、新林种苗花卉公司等一批新型林业经济组织。持续释放的林改红利不仅让林农的“腰包鼓起来”,而且利用集体经济收入,白溪口村的12个自然村如今村村通水泥路、安装路灯,村民们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三明市也收获了一份耀眼的生态成绩单,先后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提出建设“中国绿都”的目标,加快绘就新时代生态富民新画卷。
(科技日报5月19日头版记者谢开飞通讯员黄海)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2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