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方为人上人可我不想做人上人
文丨福林妈咪
“你一定要好好学习,要不然以后只能去扫大街!”“我觉得扫大街也挺好啊,清洁工阿姨让我们的街道更干净!”
……
一位宝妈吐槽,孩子越大歪理越多,就是不好好学习。
看她和女儿的对话,还真是不好评判谁说的对。
不歧视任何职业,这是应该的,但是作为母亲,教育孩子努力学习,将来选择没有那么辛苦的工作,也不能说她错了。
而叫妈妈着急的不仅是孩子的道理更加正确,而是孩子怎么有点“不上进”呢?
在网上,不少05后10后的孩子,确实有这样一种特征,他们生活无忧,对未来没有很大的野心,他们不崇尚什么励志的人生故事,而是更喜欢和自己有同样兴趣的人。
之前看到过一个调查,问一些孩子他们将来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结果很多孩子的梦想看起来都非常简单,超市售货员,公司职员,美妆博主,电竞选手……
这和父母那代人的答案:科学家、宇航员、天文学家等等,完全不同。
虽说小时候的梦想当不得真,不过问题也正是如此,为什么现在的孩子,还这么小却已经不去做“不切实际的幻想了呢?
有首歌唱到,有梦想谁都了不起,在很多综艺节目还在用“梦想”打情话牌的时候,有的孩子已经可以放弃“做梦”,最大的希望是长大可以做一个“闲人”,未免有些早熟,为什么会这样呢?
不得不说,10后的孩子出生在物资相对丰富的时代,每个家庭都有经济来源,基本上都是小康的状态。而父母们则还记得小时候家里没有多少零花钱,甚至家里有什么事还需要借钱才能度过的那些日子。
父母的父母,小时候经常对孩子说的就是:“你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大学,就不用像我们一样辛苦了。”
我记得我小时候,爸爸妈妈不怎么管我的学习,经常唠叨的就是这句话。然后就是在每次需要下地干活时,把我也叫上,让我和大人一起干活,然后问我说:“下地好还是学习好啊?”
这个问题,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执着的问了我很多年,直到我毕业工作。而很多人也是抱着“我要走出去”的心理,埋头苦学,终于凭借着成绩成为了白领精英,不需要再做很累的体力工作了。
到了我们这代人为人父母,鼓励孩子的语言花样繁多,但是出发点其实没变,也是希望在孩子小的时候足够的努力,将来过的不那么辛苦。
可是孩子确实理解不了这份苦心,正是因为小时候物质不匮乏,他们反而不会担心没有钱的生活,少了对物质的执念。不少孩子认为可以降低一些生活质量,我不需要买太贵的东西,就可以收获小确幸,这样的生活不是也很好吗?
有一次,我一个朋友考试前激励儿子,要是进了年纪前10,就给他买他最喜欢的变形金刚。结果孩子虽然认真了一些,却并没有因此而拼命学习。
朋友就问孩子:“你不是一直很想要那个变形金刚吗,怎么不多努努力,妈妈觉得以你的潜力和基础是完全可以进前10的呀。”
结果三年级的孩子,讲出的话让妈妈沉思了良久:“我是挺喜欢的,但是它太贵了,我觉得不应该买,我认真一点是因为我觉得这是妈妈对我的爱。但得到它的开心和进年纪前10要失去的开心比起来也差不多,我很喜欢班级前5这个名次,当班级第一太累了。”
不得不说,现在孩子们面临的学习压力,比我们当初面临的大的多,孩子身边都是优秀的人,想要成为最优秀的那一个,确实要付出超乎寻常的努力,或者是拥有超乎寻常的天赋。
在这样的情况下,有的孩子能够不被焦虑所影响,看清自己的能力,想好将来的目标,不得不说是一种智慧,甚至比盲目的家长还要强。
很多爸爸妈妈因为自己是考试这条路走下来的胜利者,所以会把孩子也局限在这条路上,但其实人生的道路还有很多,越走越狭窄这肯定是不对的。
现在,一个大学生毕业后在公司能够拿到的月薪,有的还不如靠体力劳动赚钱的外卖小哥、蓝领工人、农民工,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别人也生活的很好,吃学习的苦,和吃身体的苦相比,并不见得是最佳的选择。
还有的孩子,是因为性格原因,比较佛系,所以在面对学习时也表现的不那么“争气”。
记得有一年高考作文,题目是你愿意做一个奔跑的人,还是愿意做一个在旁边真心为别人鼓掌的人。很多孩子都选择做一个奔跑的人,但是在参考答案中,这两种选择都是第一立意,并没有把它们区分出三六九等。
但是我看到过一篇写要做鼓掌的人的文章,被作者给打动了。不是所有人都一定要奔跑,有人就是喜欢此时的风景和境遇,而且他们在看到奔跑过去的人们,还可以为他们真心鼓掌,这样的孩子难道就不值得父母的肯定吗?
选择奋斗也好,选择安逸也好,都是人生的一种选择,没有对错。重要的是让孩子自己选择。有人向往星辰和大海,有人喜欢家庭的温馨,有人追求成为人上人,有人甘居人下依然平和。从本心出发的追求,才能给孩子真正的动力。否则家长再着急也没有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2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