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乾立谈重庆市綦江区书协工作

王乾立 中国书协会员,中国硬笔书协理事、楷书委员会副秘书长,重庆市书协理事、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綦江区政协书画院执行院长,綦江区书协主席。

树立人才意识 凝聚发展力量

——王乾立谈重庆市綦江区书协工作

綦江区隶属于重庆市,位于重庆市南部,先秦时綦江属巴国。

  綦江书法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今福林七孔子崖墓题刻,有多年的历史,年限稍后有几十处题刻,为重庆乃至西南之最,在《中国书法全集》有载。綦江崖墓民间题刻与庙堂之气的《乙瑛碑》等风格大为不同,綦江崖墓民间题刻质拙率真、野逸之趣横生,其研究价值不容忽视,为研究汉代书法艺术及人文提供可资考证的翔实史料。綦江还有西南汉文化教育的开拓者——东汉著名书法家、学者、文学家、教育家尹珍,北宋书画大家王诜,明末诗书画三绝大家吕潜,清代著名书法家龚晴皋等无不在綦江留下墨韵书香而光耀綦江史册。

  綦江县书协成立于年12月。年经国务院批准行政区划调整,綦江撤县设区,綦江区书协于年2月成立。近几年,在相关部门和负责人的关心支持下,在綦江区书协全体会员及书法爱好者的共同努力下,綦江书法事业得到快速发展。现有中国书协会员5名,重庆市书协会员34名,区书协会员余名。区书协在“中国书法进万家”“书法家送万‘福’进万家”活动中,被中国书协评为“全国先进集体”2次、“全国先进个人”1次;被重庆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市书协评为“优秀组织奖”1次。近年承办了重庆市第九届书法篆刻展、重庆市首届中小学生书法大赛、重庆市第二届区县书法发展研讨会暨组联工作会等重大活动,在全市树立了良好声誉,助推了綦江书法事业的发展。

綦江区书协承办的重庆市第九届书法篆刻展开幕式

  

近年来,綦江区书法事业取得一定的成绩,在书法界得到广泛认可,也赢得各级各部门相关负责人的充分肯定。

  老一辈书家既是协会和本地文艺界的宝贵财富,他们为我们今天取得的成绩也作了奉献。每逢重要活动,协会专门邀请老书家参加,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他们的参展作品及个人装裱作品,协会都派专人上门领取,展后作品与装裱好的作品也按他们的要求送到指定地点。重要活动都邀请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出席。从老一辈书家到协会主席团成员再到会员之间只有艺术观点的不同,没有帮派之分,这非常有利于地方书法事业的和谐发展,是十分难得的宽松环境。协会工作、活动安排按程序要求,通过主席团或理事会会议协商决定,增进共识,加强协作,聚力推进。

  积极开展书法公益大讲堂,进机关为区人大常委会、区政协、区纪委、区检察院;进企业为綦南供电局、松藻煤电公司、綦永能源公司;进校园为陵园小学、实验一小、营盘山小学;进社区为杨家湾社区、九龙社区等开展众多公益活动,扩大社会影响力,得到全区广大领导干部、教职员工等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认可,为协会工作铺路搭桥奠定基础。

  拔尖人才代表着艺术门类的高度,又是支撑一个艺术门类繁荣发展的骨干力量,能够带动整个地区艺术水平的全面提升。重视和培养骨干会员、重点作者是协会的重要工作和闪光点。为此,专门建立了骨干会员重点作者   

一个地方书法事业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一个是协会领头人,一个是地方相关负责人的重视程度。在未来书法的发展道路上,我首先要做好自己:一是要带领主席团成员为会员作好服务工作,为协会发展尽心尽力;二是积极争取各级各部门相关负责人的支持和重视;三是要努力提升自己的书法技能和艺术修养,做好自己、率先垂范,引领好协会风气。

  继续深入生活、服务社会,坚持开展“书法公益大讲堂”,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以及“书法家送万‘福’进万家”等公益惠民活动。更加重视人才队伍建设,邀请全国优秀书法名家来綦江举办讲学、讲座、培训。特别是要把书法研修班做好做实,为地方储备一批中坚力量和优秀的书法教师骨干人才。协助教育部门做好相关工作,创建更多的全市书法示范学校、特色学校和实验学校,努力将綦江书法事业推向一个新高度。

綦江区书协骨干会员培训

  

回想我的书法之路,或许平淡,却也有些感慨。

  读高中的时候,到了高二就明显感觉自己不是读书的料。因读书无望,不经意间喜欢上硬笔书法,那时的书店字帖卖得最火的是庞中华先生的钢笔字帖,我买回一本,利用早读及午休时间开始练字,半年后参加学校举办的书法比赛获得二等奖,习书兴趣大增。因为有涂鸦之好,毕业后主要从事民间工艺雕刻、剪纸、版画等,继而又喜欢上毛笔书法,那都只是余事。身处穷乡,因为没有家传,也没有良师益友的耳提面命,自是随意挥写、率性而为。后来偶然有缘看到《书法报》《青少年书法报》,欣喜之余,订阅细读,才基本有了一个学习的方向,开始学习颜真卿《多宝塔碑》《颜勤礼碑》之路。

  真正意义上对书法的认识,是伴随着对报刊阅读量的增加与理解,继而选学王羲之小楷开始的。年,重庆设立直辖市,市书协举办重庆市首届书法篆刻作品展,我的作品有幸入展,并成为我区唯一的入展作者。而后学习钟繇小楷,在年重庆市第四届书法篆刻展获奖,成为我区在全市书法权威展赛中的第一位获奖作者。再后来学习了王宠、黄道周、张充和等小楷,一路取舍,从年至年间,先后多次入选中国书协主办的展览。

  书道悠长,一路走来,虽无缘真正拜在某师门下,但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也不乏获得了众多师友的醒脑开窍法,令我受益而感恩铭记。当我获批中国书协会员后,每每夜深人静之时,总感内心彷徨,有关我的书法之路去往何处的问题油然而生。年之后,在近10年的时间里,我一直没有投稿参加全国赛事,平常都是诚心对话先贤,拜王羲之、张旭、孙过庭、黄庭坚、米芾、苏东坡、赵孟頫等为师;同时代共舞,游走于行书、草书、隶书、篆书之间,或纵横奇崛、或清和典雅,氤氲在晋韵唐风中,以一颗敬畏之心,放飞悠远的古典幽梦!

王乾立书法作品选

作者声明:内容由AI生成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776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