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情绪垃圾桶,高层次父母,

福林妈咪

孩子小的时候,满眼都是自己的父母,哪怕玩着玩具,也不忘时不时望向爸爸妈妈。

对孩子来说,最暖的是爸爸妈妈的怀抱,最安全的同样是爸爸妈妈的怀抱,但是却有一些爸爸妈妈给孩子带来的不是温暖,而是可能伴随一生的阴影。

7岁男孩被妈妈长期虐待,说起自己的经历,反倒云淡风轻

这两天的一条热搜,是一个视频,7岁小男孩父母离异,跟妈妈一起生活,但是却被妈妈虐待长达两年时间。他对着视频向记者展示自己的伤痕,仅仅的上后是锁骨附近的。他有说道一句话:“我妈又不是故意的,她就拿刀平时打我,就不小心割到了……”

这句话更像是在替妈妈辩解,自己身上所有的伤痕都被他描述的云淡风轻。记者问他是否想妈妈,他的回答却很扎心。

「妈妈被拘留了……想妈妈……哪怕她打我,我也愿意待在她身边,要不然我就没有妈妈了。」

即便妈妈那样对他,他却依旧想妈妈、爱妈妈。

长期被打的孩子,不会与小朋友正确相处

这个小男孩儿在救助站,不会与别的小朋友相处,一出现问题,就喜欢“动手”解决。

生活中这样虐待孩子的父母不多,但是打骂孩子的不少。

打孩子是以大欺小的行为:孩子长大了,你还敢打吗?

表弟现在上高一,身高已经一米八二了,自从他上了初中,跟爸爸的关系就越来越差。

舅舅有一次跟我说表弟初中就开始住校,高中也是如此,一次因为跟同学打架被老师停课回家,舅舅一气之下伸手就想打孩子,表弟这时候站了起来,而舅舅也把手收了回去,因为他发现眼前这个孩子站起来比他块头都大,眼神里只有仇恨,儿子也几乎不再和他讲话。

他才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对孩子打骂多了,只是因为孩子小,等孩子高大的身躯站在自己面前时,自己倒是退缩了。父子关系降到冰点,也是自己亲手造成的。

之前无意间看到一个故事,有人说是“踢猫效应”

一个集团老总因为有紧急会议在路上超速驾驶被警察开了罚单。到了办公室就把销售经理叫去训斥了个狗血淋头。销售经理回去之后气不顺,觉得秘书什么事都做不好,开始一次次挑错。秘书气急败坏,一肚子气没地撒,正好看到接线员在涂口红,开始找接线员的茬儿。接线员下班回家垂头丧气,看到儿子在门口的鞋没放整齐,把儿子训斥了一顿。儿子觉得莫名其妙,冲着正在吃猫粮的猫咪肚子就是一脚。

负面情绪的传递,往往遭殃的是最底层的那个人,而家庭中,孩子就是那个最弱的。

亲爱的家长,孩子不是你的“情绪垃圾桶”

有一次去幼儿园开家长会,老师给我们分享了她以前带的一届的故事。说有一个孩子有一天早上到幼儿园后,把她拽到一边,对她说道:“老师,我不想回家,我的爸爸每次都无缘无故骂我,可是,可是我明明没做错什么。”

老师问她因为什么挨了骂,结果孩子委屈地说是因为拿着水杯在餐厅喝水,爸爸跟妈妈刚因为一些事吵完架,结果喝水的时候撞到了爸爸,没想到爸爸就把她骂了一顿,说着她还捂着自己的后脑上,说自己也很疼,想让老师揉一揉。

到了下午放学的时候,妈妈去幼儿园接她,她不想回家,哭着说他们在家总是吵架,她太害怕,想要去老师家住。

爸妈的情绪失控,却把孩子当成了释放情绪的垃圾桶,不会控制情绪,让孩子感到害怕、想要逃离。

打孩子的家长,可能没有想过孩子也有长大的一天。

孩子承受的反抗暂时显现不出来,但是不代表以后不会到来

很多家长可能会发现,在你打孩子或者骂孩子的时候,他会更粘你,甚至抱住你的腿。因为现阶段的他,除了爸爸妈妈没有什么更珍视的东西了,所以会对爸妈有敬畏,并且是畏大于敬,畏惧父母不要自己,于是会更听话。

但是孩子总归会长大,会脱离父母,到那时候,孩子会爆发,还可能会失控。

孩子自卑一事无成

长期被打骂的孩子,可能会走两个极端,要么暴力要么自卑冷漠。孩子被打的阴影伴随着孩子成长,让他们都开始不断地否定自己,不认同自己,最终可能一事无成。

亲子关系降至冰点

孩子也会有爆发的一天,等他意识到这种不对等的关系对自己不公平的时候,也会不想再忍耐,用自己的方式反抗父母。不说话、不理睬、怨恨父母、殴打父母都有可能。

孩子被父母“同化”,喜欢用暴力解决问题

从小因为被打所以害怕爸爸妈妈,那么孩子自己就知道只有用武力才能让对方屈服,所以,一旦出现分歧或者难题,就会想要使用暴力解决,跟父母一样成为一个“施暴者”。

亲爱的家长,从今天起控制自己的情绪,做个高层次的爸妈

①学会释放

坏情绪谁都有,有一位宝妈说自己心情不好的时候,会一个人去KTV释放。

当然每个人释放的方法不一样,有人可能找个人把自己内心的情绪说出来就好了,有的可能写出来发表在某些社交平台上就好。

找到自己的方式,将坏情绪宣泄出来,不要积压,否则这会影响自己的情绪,特别容易“崩盘”。

②转移注意力,弱化负面情绪

不要把自己的心思一直放在那件事上过不去,追剧、看电影、玩游戏、看小说,总有一个适合自己的找到自己的爱好,并投入进去,不去想,也就过去了。

③孩子的事让你着急上火时,管住自己的手

孩子一气爸妈,爸妈手不自觉地就抬起来了,如果你是这样,该改改了,如果孩子有气到你,希望你暂时去阳台冷静冷静,打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很多经常打孩子的家长会发现:孩子被打的那几天老实的很,过几天就又现原形了。

经常打孩子的父母,往往层次比较低,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找不到更好的办法,而且还不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以至于情绪传染给孩子。高层次的父母懂得管理负面情绪,更懂得面对孩子犯错时如何正确教育,所以,请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总是对亲近的人发脾气,让自己破坏整个家庭的氛围,成为恶性循环。

被打的孩子现在不反抗,因为他们还在爱着自己的爸爸妈妈。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548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