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也讲究高效棍棒教育最无能,
文
福林妈咪
一边打孩子,一边嘴里问孩子:“让你再这样,让你再这样!知道错了吗?”孩子哭着说:“知道了!再也不敢了!”
这是多数中国家庭的惩罚措施,短时间内简单有效,但是有考虑过一个问题吗?孩子真的知道错了吗?会不会是为了让爸爸妈妈停手才说自己知道错呢?
我们的爸爸妈妈很多时候知道孩子错了要惩罚,但是会惩罚的家长没几个,好像惩罚只有批评、罚站和打一顿,这其实是最差劲的惩罚方式,因为根本不高效。现在连陪伴孩子都讲究“高效陪伴”了,惩罚当然也有高效和不高效了。
所谓高效惩罚,就是利用一次惩罚,让孩子深刻地认识到自己错了,让孩子感同身受、承担后果。有两个很好的案例。
一、
美国一个小女孩,由于在校车上霸凌同学,被校车拒载,她的爸爸让她每天步行8公里去上学。
霸凌同学、欺负弱小是不正确的,而且校车拒载你,家长也不会去送孩子上学,让孩子自己承担后果。放在多数家长身上情况就不一样了。在中国,明事理的家长也许会说孩子两句,并让孩子赔礼道歉,让孩子继续坐校车,而多数家长也可能在家打孩子一顿,然后找校车司机理论一番。
这位美国爸爸的做法让孩子知道了犯错后自己需要承担什么样的后果,而后面的这些做法,只是让孩子意识到错了,但是挨顿打就好了,他还可以继续坐校车,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二、
一个小女孩儿嘲笑班里一个因为疾病掉头发的同学,妈妈知道后,将女孩儿乌黑亮丽的头发剃光。
嘲笑别人,很多家长会忽略孩子本身的这个劣性,认为没有给对方造成身体上的伤害,但恰恰心灵上的伤害更不好痊愈。多数家长会让孩子去道歉,告诉孩子这样做不对,但对于性格顽劣的一些熊孩子来说,这根本改变不了他的本质,不如让他感同身受来的更有效。
举这两个例子不是说让各位爸爸妈妈照做,而是应该想办法如何让孩子得到深刻的教育。
很多爸爸妈妈的惩罚方式,有个演变过程。
讲道理→批评→体罚→打骂
其实,这就是因为对孩子的惩罚不到位造成的这种局面,不会讲道理,孩子自是不听,随即言语呵斥、批评,这时孩子还是没有什么痛感,然后开始体罚,起到了一定效果,爸爸妈妈的这种思想得到强化,认为还是吃点苦头管用。但没过多久,孩子认为犯了错大不了挨个罚,又恶性循环,最后才演变成了大骂一顿才管用。
说“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家长,其实是一种无能的体现。就是因为没有高效惩罚,才会让孩子变得越来越皮,尤其对于那些经常挨打的孩子来说,大不了就是打一顿呗,颇有“破罐子破摔”的感觉。
有时候,惩罚不需要过多的言语,也不需要羞辱、打骂。需要的是态度坚决、目标明确,让孩子得到更深刻的教训。
惩罚孩子要想高效,更多的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惩罚。
之前有宝妈留言说她惩罚孩子的方法是让孩子做家务,其实她把惩罚想得太简单了。这是需要多动脑的,没有想得那么简单。
其实做家务不好作为惩罚,如果无论孩子犯了什么错误,你都惩罚他扫地、洗完、拖地,那么孩子将来对做家务是抗拒的。
但是如果当孩子在家里乱画、乱丢东西、乱放玩具,就可以用做家务来惩罚孩子。当然不告诉孩子这是惩罚,就让他一起做家务,在这个过程中,他自己会体会到东西乱放,到收拾的时候有多麻烦。
很多时候,惩罚都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进行的,多数情况下,是可以通过讲道理,很多时候不是跟孩子讲不通道理,而是不会讲道理。
场景一,孩子不知道错,不知道后果的严重性
例如带孩子一起逛街,孩子在街上乱跑。
做法:孩子不知道为什么不能乱跑,可以说:“我不喜欢你这样子,你会干扰别人,万一你跑丢了就找不到妈妈了。”一般情况下孩子还是会乖乖回来的。或是给他选择,“要么在我边上乖乖地走,要么我们回家,你决定!”
场景二,由于缺乏生活经验而犯错
例如用完水彩笔,没盖盖子丢在沙发上,沙发脏了
做法:把孩子带到沙发那你,你看,沙发都花了,以后用完笔就盖好盖子,放回原处。
指导孩子应该怎么做。但如果屡教不改,这才需要惩罚孩子。
对于孩子,他们很多事情不懂、不会,惩罚孩子,也得让孩子知道到底错在哪儿了,如果因为孩子犯错了,威胁孩子:“再不听话不要你了!”孩子会严重缺乏安全感;如果因为孩子犯错了,打骂孩子,这只能教会孩子用暴力解决问题;如果孩子犯错用体罚,孩子因为恐惧而“立竿见影”,但并没有实际作用。
更多的时候,有效、高效的惩罚,是让孩子感同身受、承担后果,而非体罚、打一顿。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5303.html